下载此文档

人教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福建卷)-历史(全解全析).docx


高中 高一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3页557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福建卷)-历史(全解全析).docx
文档介绍:
绝密★启用前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福建卷】
历 史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 小题,每小题 3分,共计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文献记载,商汤灭夏时,诸侯(方国)有三千之多;周武王时,(原臣服于商的)侯伯尚有千余。为此,西周初年的君王(   )
A.积极开疆扩土 B.宣扬“家国一体”
C.强化中央集权 D.重申“华夷之辨”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商汤灭夏时,诸侯(方国)有三千之多;周武王时,(原臣服于商的)侯伯尚有千余”可知,西周推行宗法分封制,宣扬“家国一体”,从而维护西周统治的稳固,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西周初年的君王宣扬“家国一体”,未体现周王积极开疆扩土,排除A项;此时西周没有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排除C项;“华夷之辨”是用于区辨华夏与蛮夷,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2.秦统一时,秦始皇收六国冠服赐予近臣御史、侍中或郎中使用,不同职事承担者使用不同冠服。这表明了当时(   )
A.贵族等级制受到冲击 B.统一多民族国家确立
C.军功授爵制发展完善 D.官僚政治重人不重事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秦始皇收六国冠服赐予近臣御史、侍中或郎中使用”“不同职事承担者使用不同冠服”表明了当时分封制正逐步解体,贵族等级制度受到冲击,秦朝冠服使用注重职事分工,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秦统一后的措施,虽然秦朝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但材料并没有体现其他民族的史实,无法得出“统一多民族国家确立”,排除B项;材料中冠服使用主要体现职事分工,不是“军功授爵制”,排除C项;根据材料中的“同职事承担者使用不同冠服”说明重视职事分工,不是重人,排除D项。故选A项。
汉代画像石保存了大量关于体育题材的资料,如蹴鞠、骑马、射箭、角抵等。名将霍去病很喜欢蹴鞠,《汉书·霍去病传》记载“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域踢鞠(开辟场地踢球)”。这反映出(   )
A.霍去病无视军情满足个人需求 B.汉代体育包含一定的军事需求
C.汉代盛行刚健的尚武轻文之风 D.竞技体育成为娱乐的主要方式
【答案】B
【详解】根据“蹴鞠、骑马、射箭、角抵等”“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域踢鞠(开辟场地踢球)”可得出汉代的这些体育项目都一定程度上与战场上的搏斗有关,反映出汉代体育包含一定的军事需求,B项正确;材料有反映霍去病也喜欢体育,但并不能说明他无视军情满足个人需求,排除A项;汉代并不轻文,排除C项;材料反映体育与军事的关系,并不是娱乐,排除D项。故选B项。
4.下图显示的是隋唐间户数变化情况。对图文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
A.大运河开通推动城市网络联结 B.经济重心最终转移到南方地区
C.安史之乱导致了江南人口激增 D.两税法造成户籍统计数据失真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隋唐大运河沟通了我国南北交通,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交流和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推动城市网络联结,A项正确;南宋时期经济重心最终转移到南方地区,不符合材料,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安史之乱开始于755年,时间不符合材料,排除C项;两税法实行于唐德宗建中元年,时间不符合材料,排除D项。故选A项。
5.自明宣宗后,入职文渊阁的大臣均相继晋尚书,且日后大学士居内阁,官必以尚书为尊,这些都标志着内阁成员地位的提高,也为阁权在其强势时期凌驾于部权之上提供了契机。这一变化旨在(
   )
A.提升内阁地位 B.削弱六部职权 C.提高行政效率 D.助推君主集权
【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内阁在设立之初就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以备皇帝顾问的内饰机构,内阁权力的上升,正式君主集权的体现,D项正确;内阁地位提升是材料所述的变化,本题考查这种变化的目的,排除A项;内阁权力上升不代表六部职权削弱,排除B项;材料中内阁权力上升与行政效率没有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
6.清代实行白银、铜钱双本位货币制度,清廷规定白银一两兑换制钱千文,但二者关系却不平衡,乾隆中期之前表现为钱贵银贱,道光年间表现为银贵钱贱,导致这一变化的应是(   )
A.中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