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历史第1部分 专题突破 板块4 专题1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


高中 高一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8页280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历史第1部分 专题突破 板块4 专题1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docx
文档介绍:
专题十四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年份
全国Ⅰ卷(乙卷)
全国Ⅱ卷(甲卷)
全国Ⅲ卷
考点分布
2022
商鞅变法——军事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与万国对峙”

2021
清末新政——“江楚会奏”变法方案
北魏孝文帝改革——地方行政制度改革

2020
清末新政振兴商务的措施及影响
王安石变法实行将兵法的背景及评价
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后的对外贸易
命题规律
考情盘点
近几年全国卷改革部分侧重于对经济和政治领域改革的考查
考查方式
设问提示语常使用“概括”“指出”“说明”与“简析”(“分析”)等,求答语则多集中于“背景”“原因”“内容”“作用”“意义”和“影响”等
考向预测
一般会选取具有一定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的题材,重在考查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进程、改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以及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改革,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
考向1 从背景和影响的角度考查中外历史改革
1.(2022·全国甲卷)[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有学者认为,“与万国对峙”是日本明治维新的最高目标,为扭转内忧外患的局面,明治政府将“安内竞外”视为治国安邦之道,在日本官方文书中频繁出现类似“与万国对峙”的表述。1868年,日本以明治天皇名义发布的《宣扬国威宸翰》,主张“开拓万里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勾勒出“大陆政策”的扩张方向。此后,伊藤博文把废藩视为“抵御外辱,伸张皇威于海外”“与万国并立”的条件。木户孝允提出,“以文明开化为国家富强之途径”,1870年,外务权大丞柳原前光强调,“朝鲜国北连满洲,西与清国之地相接,使之屈服,实为保全皇国之基础,将来亦为经略、夺取万国之源也”。
——摘编自宋成有《新编日本近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提出“与万国对峙”的背景及实施方略。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提出“与万国对峙”目标的历史影响。
答案 (1)背景:日本内忧外患的形势;明治维新政策的推动;日本政府的推动;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思想影响;西方文明成就的影响。实施方略:通过明治维新走上工业化道路,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2)历史影响:勾勒出“大陆政策”的扩张方向,为之后的侵略扩张指明了方向;废除全国各藩,统一为府县,建立了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权;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日本强大后,迅速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考向2 从原因和评价的角度考查中外历史改革
2.(2022·全国乙卷)[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商鞅变法,严惩百姓私相斗殴行为,奖励军功,授以爵位田宅,养成“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的风气,秦国的军队几乎战无不胜,统治区域不断扩大,被当时六国人称为“虎狼之国”。荀子曾访问秦国,他认为秦国管理有效,承认秦国军队战斗力强悍:“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但他认为按商鞅之法组建的秦国军队,“隆势诈,尚功利”,无礼义教化,“干赏蹈利”(求赏逐利),只能称之为“盗兵”,“尚功利之兵,则胜不胜无常”,不能与春秋时齐桓公的军队相比,更不能与商汤王、周武王那样的仁义之师相提并论。——摘编自《荀子》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荀子称商鞅变法后的秦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