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四讲 近代西方和中国的文官制度.doc


高中 高二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0页1.90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四讲 近代西方和中国的文官制度.doc
文档介绍:
第四讲 近代西方和中国的文官制度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了解中国科举制与西方近代文官制度渊源关系。
知道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特点。
考点一 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1.中古时期
(1)管理者:主要依靠教士和封建领主。随着王权的扩大,国王挑选自己的亲信处理事务,并赐予官职。
(2)选拔方式:国王赐予官职,官员也只是为国王和权贵服务,类似于仆从。
2.近代早期的官员选拔
(1)17-18世纪,欧美国家逐渐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但官员选拔仍存在许多问题。
①少数人或集团掌握着官员的任免权;
②内阁制和政党政治形成后,出现了所谓的“政党分肥制”。
(2)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国家管理职能急剧扩展,管理的事务越来越复杂,亟须建立能迅速处理日常事务的职业官僚体系。
(3)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人们要求平等参与政府工作的愿望日益强烈,建立廉洁高效政府的呼声日益高涨。
1.“闲职的存在是对经济和效率的阻碍,也变成了一种政治手段,政党间回馈其支持者的方式,这成为闲职虽然冗赘但是无法废除的原因,(英国)公职规模也在1821年达到27000人。”这段材料描述的是( )
A.国王赐官制 B.两官分离制
C.政党分肥制 D.常任文官制
考点二 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
1.文官的含义
指在政府行政部门任职的事务官,既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也担负着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
2.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
(1)18世纪初,为了防止国王通过任命干预议会活动,规定除大臣外,其他官员不得当选为下院议员。
(2)19世纪初,为了保证政府工作不受政党更替的影响,“两官分途”。一类是政务官,包括大臣和政务次官或政务秘书,随内阁共进退;一类是事务官,即文官,包括常务次官直至以下一般政府工作人员,负责具体事务,不受党派影响,可以长期任职。
(3)1855年,政府接受《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的建议,建立不受党派干涉的文官委员会,对被推荐候选人进行考试。(背景:1854年,由于政府机构混乱,官员昏庸无能,英军因后勤供应问题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伤亡惨重,人们对政府的管理能力强烈不满。)
(4)1870年,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文官委员会有权独立决定文官的基本录用条件,文官制度最终确立。
3.其他国家文官制度的建立
(1)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美国文官法》,建立了文官制度。
(2)二战后,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国文官制度最终建立。
2.英国传统的文官制度以“恩赐官职制”为主,1855年和1870年英国政府两次颁布法令进行改革,规定由独立于党派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考选事宜,公开竞争、择优录取,文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影响,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和盈利性经济活动。这一改革( )
A.有利于英国政治运行的稳定 B.推动了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C.削弱并杜绝了英国政府的*** D.完善了英国的政党制度
考点三 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
(1)公开考试,择优录用:凡是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公民,都可以参加文官考试,成绩优异者得到录用。
(2)政治中立,工作隐名:文官要在资产阶级各政党之间严格保持中立,不得公开参与政治活动。
(3)职务常任,论功晋升:政府部长等政务官负责制定政策,对政策的正确与否负政治责任,文官必须忠实执行政策,在政务官的领导下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和政务官的任期制不同,文官只要没有严重过错,便可任职到退休。同时文官根据工作成绩得到晋升或惩罚。
2.影响
(1)积极性:文官制度的建立规范了西方国家政府行政部门的事务官员的选用和管理,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区分,既维持了代议制下政党轮流执政的特点,又保证了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还能够吸收大批高素质的人才进入政府管理队伍,有利于官员管理的法制化和专业化,提高国家治理能力。
(2)局限性:文官制度容易滋生官僚****气和僵化现象;文官人数膨胀,,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文官层次增加,工作项目层层报批,推诿扯皮,出现争权夺利现象,影响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易错易混】西方文官制度与科举制度的比较
①在法制保障上,现代西方将文官制度纳入了法制范围,文官或公务员只对法律或法定职权负责,文
官的职位、地位、待遇依法受到保障,非因违法失职不受免职、停职等处分;而科举制下所有官员的权利及义务只以封建君主为中心,其所有的行为只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
②在用人标准上,现代西方的文官制度在文官的任用及考试上重视官员的知识化及专业化,在考试时极其注意检验应试者的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而科举制的考试内容多为儒家经典学说,缺乏对官员职业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