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历史第1单元 加餐练1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docx


高中 高二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5页30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历史第1单元 加餐练1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docx
文档介绍:
加餐练1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一、选择题
1.西周时,“大国之卿皆命于天子”。春秋时期,各诸侯的正卿大都没有经过周天子“受命”,只是名义上仍叫“命卿”而已。这反映出春秋时期(  )
A.诸侯争霸兴起 B.宗法观念消亡
C.“礼崩乐坏”出现 D.中央集权弱化
答案 C
解析 春秋时期出现“礼崩乐坏”局面,与材料中“春秋时期,各诸侯的正卿大都没有经过周天子‘受命’,只是名义上仍叫‘命卿’而已”相符,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大国之卿皆命于天子”的制度被破坏,故选C项。
2.先秦时期,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被称为“南蛮”。春秋时,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帜击退北狄、征伐楚国,成就霸业。后来崛起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楚、吴、越等国又先后北上中原争霸。这一现象表明(  )
A.周王室集权统治削弱 B.宗法分封制已经瓦解
C.华夏文化圈逐渐扩展 D.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被称为‘南蛮’”可知当时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文化相对中原落后,根据材料“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楚、吴、越等国又先后北上中原争霸”可知楚、吴、越等国认同中原文化,说明当时华夏文化圈逐渐向外扩展,C项符合题意。
3.(2022·荆门高三调研)文化是以一个中心点,逐渐向各方面发展的。西周以前的文明,还是限于一个小区域之内,东周时则以各强国和文化发达的地方为多。这反映当时(  )
A.文化的扩张与认同 B.国家的统一
C.分封制的盛行 D.民族的隔阂
答案 A
解析 材料“西周以前的文明,还是限于一个小区域之内,东周时则以各强国和文化发达的地方为多”说明强国为中心的文化既是政治的臣服,也是文化的认同,故选A项。
4.春秋时期,许多原本在周王室掌握典籍、身通“六艺”的人士纷纷离开周王室,流散到各地。这一现象(  )
A.导致了礼乐制的崩溃 B.促进了私学的兴起
C.加速了宗法制的瓦解 D.推动了国家的统一
答案 B
解析 掌握典籍、身通“六艺”的人士属于知识分子阶层,他们流散到各地有利于民间文化教育的传播,能促进私学的兴起,故选B项。
5.(2022·华大新高考联盟质量测评)先秦时期,外交“辞令”的发展经历了由群策群力到个人随机应变的发展过程,甚至出现了专供辩士们学****与取用的虚拟游说文辞资料。这反映了先秦时期(  )
A.社会转型的大趋势 B.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C.诸侯之间征伐不断 D.各国交往日益频繁
答案 D
解析 题干材料体现了先秦时期外交“辞令”的日益多样、丰富和专业,这反映了当时各国交往日益频繁,故选D项。
6.(2022·宝鸡模拟)公元前706年,随国大夫季梁与随君论述治国之道:“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辞,信也。……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于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动则有成。”这表明春秋时期(  )
A.奴隶制几经风波后重新稳定
B.开始重视人在社会中的作用
C.社会发展逐渐陷入停滞之中
D.天命神权思想依然根深蒂固
答案 B
解析 根据“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等可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在社会变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人的社会地位也逐渐得到加强,故选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