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历史专题07 二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docx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0页1.39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历史专题07 二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docx
文档介绍:
专题七 二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
内容目录:
第一节 冷战与两极格局
第二节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第三节 两级格局的瓦解与世界多极化趋势
冷战与两极格局
1、冷战概念:
所谓冷战,是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冷战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文化乃至科学技术等一切方面处于对峙和竞争状态。冷战持续了40多年,成为二战后近半个世纪国际关系的主旋律。
冷战的背景
(1)雅尔塔体系奠定了美苏冷战的基础
(2)二战后美苏失去战时同盟的基础。
(3)二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美 苏成为两个超级大国
(4)美苏国家利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根本对立
(5)丘吉尔“铁幕”演说,为“冷战”推波助澜。
根本原因:国家力量的变化,国家利益冲突。
冷战的表现(两极格局:1955-199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和柏林市被美国、苏联、英国和法国分区占领,以后美英法的占领区合并为西占区。1948年6月,柏林西占区单独实行币制改革,引发苏联不满。苏联封锁了西柏林与外界的水、陆交通,切断了对西柏林的电、煤、食品等供应。美国通过空中走廊向西柏林的居民提供生活必需品。这是美苏在冷战中的第一次严重对峙,即第一次柏林危机。德国的分裂已不可避免。
4.总结冷战的影响?
消极影响:
①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世界被分裂为两部分。
②美苏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③美苏为争夺世界霸权,干涉别国内政,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积极影响:
①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②客观上也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③客观上推动了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不结盟运动和第三世界的崛起。
5.冷战的发展
(1)第二次柏林危机
1958年11月,苏联要求美、英、法三国在6个月内从西柏林撤军,遭到坚决反对,第二次柏林危机爆发。1961年8月13日苏联修建柏林墙。
柏林墙全长155公里。最初是以铁丝网和砖石为材料的边防围墙,后期加固为由瞭望塔、混凝土墙、开放地带以及反车辆壕沟组成的边防设施。柏林墙是德国分裂的象征,也是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2)古巴导弹危机
1962 年10 月,美国指责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苏联否认,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出动包括8 艘航母在内的183 艘军舰和包括携带核弹头的B-52 轰炸机在内的大批飞机,将古巴“隔离”。美、苏军队都进入备战状态,并摆出一副不惜动用核武器的姿态。这幅漫画勾勒了美苏领导人肯尼迪(1917—1963)和 赫鲁晓夫(1894—1971)在危机中相互进行核讹诈的场景。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20世纪60.70年代)
『概念阐释』何谓世界多极化趋势?
----世界多极化趋势 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朝着形成多极格局发展的一种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反映。
-----世界多极化中的任何一“极”应具有强大的经济实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