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历史课题7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教案.doc


高中 高三 上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1页809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历史课题7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教案.doc
文档介绍:
课题7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一、选官制度
1.九品中正制(魏晋时期):
2.科举制(隋唐—清末):
(1)背景:随着士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
(2)发展历程。


①隋朝建立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②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①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②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③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3)影响。
①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
②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③加强了中央集权。
二、三省六部制
1.魏晋南北朝的三省体制: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它们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
2.隋唐三省六部制:
(1)确立: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唐朝时期沿用。
(2)运行机制。
机构
职能
中书省
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
门下省
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
尚书省
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
(3)特点: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彼此制约;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
(4)政事堂。
①设立: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
②意义: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
(5)影响: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
三、赋税制度
1.魏晋至唐朝前期:租(庸)调制
沿革及内容。
①魏晋时期: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
②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③唐初:租庸调制。
内容
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
影响
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
2.唐朝后期:两税法
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从魏晋到唐代,赋税制度的变化趋势:①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放松;②征税的主要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③征税时间由不定时到定时。
探究点一 选官制度的演变
1.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史料一 公元前134年,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①,从此建立郡国岁举孝廉的察举制度。光武帝时期,增加举茂才(秀才)②,孝廉郡举,茂才州举③,并将每年一度的选举固定成为制度。
——摘编自《后汉书》
史料二 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
——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
【思维交互】: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选拔标准和方式的角度说明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微点拨】
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关键能力
获取和解读信息
关键信息
史料一画线信息①②说明才学、道德、品行是汉代选拔人才的主要标准。画线信息③说明通过自下而上、由地方推举的方式选拔人才。史料二说明唐代实行科举制,以学识、考试成绩为标准选拔人才,具有公平、公正的一面
提示:选拔标准:经历了由以家世、门第为主到以才学为主的变迁。
选拔方式:由汉代地方推选人才为官到隋唐以后由中央采用考试方式选官,选拔方式渐趋严密科学,体现了公开、公平、客观的特点。
2.科举制的影响
史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史料二 晚唐由名族公卿贡举进者占76.4%,至宋代跌至13%;寒族在晚唐仅占9.3%,北宋时增至58.4%。此现象不仅可以表示社会之转变,同时可以表示科举制度汲引寒士之效用,愈久而愈见。
——孙国栋《唐宋之际社会门第之消融》
史料三 其明经各试所****业,文注精熟,辨明义理,然后为通。正经有九,《礼记》《左传》为大经,《毛诗》《周礼》《仪礼》为中经,《周易》《尚书》《公羊》《谷梁》为小经。
——《唐六典》
【思维交互】:(1)根据史料一至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度对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影响。
◆【微点拨】
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关键能力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
关键信息
史料一中“前此选举”指的是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前此选举”的弊端,说明科举制具有进步性。史料二中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