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2023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专题六 人口与城市.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地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6页1.28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2023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专题六 人口与城市.docx
文档介绍:
专题六 人口与城市
构建知识网络
辨析易混概念
易混概念1 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增长量、人口机械增长、人口增长
(1)人口自然增长率——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数之比,一般用千分率表示。计算公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本年出生人数—本年死亡人数)/年平均人数×1 000‰=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2)自然增长量——除了自然增长率越大,自然增长量就越大,它还与区域的人口基数相关,如我国自然增长率低,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增长量仍很大。
(3)人口机械增长——指在一定时期内人口净迁入人口数减去净迁出人口数。
(4)人口增长:是指人口自然增长+人口机械增长
易混概念2 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
(1)人口流动——指未改变定居地的人口移动。如民工流动、旅游和度假等。
(2)人口迁移——指一定时期内人口在地区之间做永久或半永久的居住地变动。
易混概念3  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1)环境容量——是对污染物而言,指环境对污染物的最大容量。
(2)环境承载力——又叫“环境人口容量”,是一定区域内的自然资源所能养活的人数和经济规划。
(3)人口容量——指在一定自然资源和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最高人口数量。
(4)人口合理容量——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生活的水平,同时又在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人口数量。(能养活的人口数量)
易混概念4 城市的地域形态、城市的地域结构与城市布局形式
(1)城市的地域形态——指城市的外部轮廓和形状,包括集中式、组团式、条带式、分散式和放射式等。如成都属于团块式,重庆属于组团式,兰州属于条带式,***属于分散式。
(2)城市的地域结构——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又称城市地域结构,它是指城市功能分区在空间中的分布与组合形式(内部划分形式)。包括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同心圆模式等。
(3)城市布局形式——指城市建成区的平面形状以及内部功能结构和道路系统的结构和形态。包括集中紧凑式和分散疏松式。
易混概念5 郊区城镇化与逆城镇化
(1)郊区城镇化——是指人口从城市往郊区外缘移动,人口规模相对较大,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加速阶段。
(2)逆城镇化——是指人口从城市向周边小城镇和农村迁移的过程,它不是城镇化的倒退,人口规模相对较小,多发生在发达国家城镇化成熟阶段。
易混概念6 全球变暖与热岛效应
(1)全球变暖——是指由于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等的排放,使温室效应加剧,导致全球年平均气温升高的现象,发生范围是全球。
(2)热岛效应——是指由于城市工业和人类生活废热的排放,使得城市比周边郊区气温相对较高的现象,发生范围在城市。
感悟高考真题
[2022·全国乙卷,1~3]中心城区通常为城市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下表数据显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及2010~2020年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据此完成1~3题。
城市
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
2010~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变化/万人
2010~2020年中心城区以外人口变化/万人
上海
30.3
-30.25
215.42
北京
59.7
-72.8
300.9
广州
39.7
129.12
468.46
深圳
34.0
116.88
596.68
1.2010~2020年四城市人口变化的共同特点是(  )
A.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
B.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
C.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
D.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
2.与四城市人口变化共同特点类似的中国其他城市,一般具有(  )
A.相似的空间形态 B.趋同的主导产业
C.一致的功能定位 D.相近的等级规模
3.根据四城市人口变化特点,城市规划应该引导(  )
A.人口向中心城区再集聚
B.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集聚
C.中心城区核心功能疏解
D.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均衡布局
[2022·6月浙江卷,7~8]下图为2017年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的主要来源分布图,图中线条宽度与流入人口占比相关,线条越宽占比越高。据此完成4~5题。
4.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主要来源于我国四大地区中的(  )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东北地区
5.甲省人口流入长三角城市群主要考虑(  )
①工资水平 ②空间距离 ③土地价格 ④环境质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2·广东卷,1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