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 空气与生命 知识框架.docx


初中 八年级 下学期 科学 浙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8页633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 空气与生命 知识框架.docx
文档介绍:
1
21
51
31
氧气的性质
氧气的制取
空气的利用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选用了能与空气中其他气体反应的物质,如镁就可以与空气的氧气、 氮气、 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水蒸气等其他气体和杂质
(微信: bangtifen)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并放出热量
气含
量的
测定
水的作用 吸收五氧化二磷, 防止热的燃烧产物炸裂集气瓶 (微信: bangtifen)
实验结论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不易溶于水
实验结果误差分析 装置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此时集气瓶中的气体处于受热膨胀状态,导致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偏大
测量结果偏大 实验前未夹紧止水夹,会使部分空气受热膨胀沿导管逸出,冷却至室温后,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偏大
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 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并塞紧塞子 待红磷熄灭,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
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内的水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
点燃红磷后插入集气瓶速度太慢,使集气瓶中部分气体受热逸出,冷却至室温后,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偏大
装置漏气,导致冷却到室温后,外界空气会进入一部分
空气的成分百分数指体积分数
红磷的量不足,不能将装置内的氧气消耗完全
测量结果偏小
导管中事先没有注满水,燃烧冷却后,一小部分水滞留于导管中,进入瓶内的水偏少
0.03%
78%
21% 0.93% 0.04%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第1节 空气与氧气
空气
中氧

化学反应方程式 (微信: bangtifen)
反应机理
实验原理
生成物为固体,使密闭容器内气体体积减少,导致容器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水进入密闭容器,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就是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工业上又叫触媒
定义
检验
最后熄灭酒精灯

收集
(微信: bangtifen)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的作用
催化作用
由两种元素组成 , 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氧化物
关于实验装置的说明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膜分离技术分离氧气
空气冷冻分离法
1个 标准大气压下
物理性质
10
燃烧现象
含氧化合物
28
化学性质
以加热高锰酸钾为例
实验步骤


氧气的性质
放出热量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催化剂的特点
催化剂


第1节 空气与氧气
空气的成分百分数指体积分数
空气
中氧
气含
量的
测定
无色、 无味的气体 液态为淡蓝色液体 固态为淡蓝色雪花状
氧气不易溶于水
密度为1.429g/L
熔点-218℃
沸点- 183℃
氧气性质活泼 , 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的火焰
在空气中燃烧
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硫与氧的燃烧
旺盛燃烧 ,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在氧气中燃烧
放出热量 , 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剧烈燃烧 , 火星四射 , 放出大量的热 , 生成黑色固体
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
反应机理
(微信: bangtifen)
有两种以上元素组成 , 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棉花的作用是防止加热时药品粉末随气流进入导管 , 堵塞导管
(微信: bangtifen)
要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
检查装置气密性
装入药品
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实验步骤
点燃酒精灯 , 先预热 , 再固定加热
氧气的制取
收集完毕 , 先将导管撤离水槽
(微信: bangtifen)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 且不易溶于水 , 固可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集满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