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知识排查
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
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为F合=ma,加速度由物体所受合外力决定,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致。当物体所受合外力发生突变时,加速度也随着发生突变,而物体运动的速度不能发生突变。
两类动力学问题
1.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第一类:已知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
第二类:已知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
2.解决两类基本问题的方法
以加速度为“桥梁”,由运动学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具体逻辑关系如下
超重和失重
1.超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
2.失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
3.完全失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竖直悬挂物的拉力)等于0的现象称为完全失重现象。
(2)产生条件:物体的加速度a=g,方向竖直向下。
4.对超重和失重的“三点”深度理解
(1)不论超重、失重或完全失重,物体的重力都不变,只是“视重”改变。
(2)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
(3)物体是否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不在于物体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而在于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只要其加速度在竖直方向上有分量,物体就会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
小题速练
1.思考判断
(1)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 )
(2)对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施加一个水平力,当力刚作用瞬间,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 )
(3)超重就是物体的重力变大的现象。( )
(4)失重时物体的重力小于mg。( )
(5)加速度等于g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
(6)根据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可以判断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 )
答案 (1)√ (2)√ (3)× (4)× (5)× (6)×
2.在儿童蹦极游戏中,拴在腰间左右两侧的是弹性极好的橡皮绳,质量为m的小明如图1所示静止悬挂时,两橡皮绳的拉力大小均恰为mg。若此时小明左侧橡皮绳断裂,则此时小明的( )
图1
A.加速度为零,速度为零
B.加速度a=g,方向沿原断裂橡皮绳的方向斜向下
C.加速度a=g,方向沿未断裂橡皮绳的方向斜向上
D.加速度a=g,方向竖直向下
解析 根据题意,腰间左右两侧的橡皮绳的弹力等于重力。小明左侧橡皮绳断裂,则小明此时所受合力方向沿原断裂橡皮绳的方向斜向下,大小等于mg,所以小明的加速度a=g,沿原断裂橡皮绳的方向斜向下,选项B正确。
答案 B
3.(2018·金陵中学)如图2所示,一倾角θ=37°的足够长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当t=0时,滑块以初速度v0=10 m/s沿斜面向上运动,已知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 37°=0.6,cos 37°=0.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2
A.滑块一直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t=1 s时,滑块速度减为零,然后静止在斜面上
C.t=2 s时,滑块恰好又回到出发点
D.t=3 s时,滑块的速度为4 m/s
解析 滑块上滑过程mgsin θ+μmgcos θ=ma1,解得a1=10 m/s2,下滑过程mgsin θ-μmgcos θ=ma2,解得a2=2 m/s2,故A错误;上滑时间t1==1 s,上滑距离x==5 m,下滑过程x=a2t,解得t2= s,故B、C错误;t=3 s时,滑块还处于下滑阶段,v=a2(t-1)=4 m/s,故D正确。
答案 D
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
两种模型
【例1】 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用两条轻绳连接,处于平衡状态,如图3所示。现突然迅速剪断轻绳OA,让小球下落,在剪断轻绳的瞬间,设小球A、B的加速度分别用a1和a2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则( )
图3
A.a1=g,a2=g B.a1=0,a2=2g
C.a1=g,a2=0 D.a1=2g,a2=0
解析 由于绳子张力可以突变,故剪断OA后小球A、B只受重力,其加速度a1=a2=g,故选项A正确。
答案 A
【拓展1】 把“轻绳”换成“轻弹簧”在【例1】中只将A、B间的轻绳换成轻质弹簧,其他不变,如图4所示,则【例1】选项中正确的是( )
图4
解析 剪断轻绳OA后,由于弹簧弹力不能突变,故小球A所受合力为2mg,小球B所受合力为零,所以小球A、B的加速度分别为a1=2g,a2=0,故选项D正确。
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