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语文:第26课《陋室铭》同步学习探究训练(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doc


初中 七年级 下学期 语文 京改版

1340阅读234下载3页21 KB

手机浏览
1/3

手机浏览
下载此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语文:第26课《陋室铭》同步学习探究训练(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doc
文档介绍:
陋室铭同步学****探究训练
语言基础知识
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有仙则名( ) 有龙则灵( )
草色入帘青( ) 往来无白丁( )
阅金经( ) 无案牍之劳形( )
西蜀子云亭( )
3.下面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组(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则:就
B.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惟:由于。
C.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入:进入。
D.无案牍之劳形。
案牍:指官府的公文。
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⑵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⑶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根据要求,用原文中的语句填空。
表现文章主旨的一句是_____,______。描写室中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用孔子的话的语句是__________?
语言表达训练
6.本文的题目是《陋室铭》,那么这陋室在作者眼中到底陋不陋呢?请从文中找出表明作者看法的语句。
7.本文又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来论述陋室不陋的?
8.“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句话反映了作者的交友情况。有人认为这种交友的****惯轻视劳动人民,是不足取的。你的看法如何?请说说你的看法。
9.作者明明是称赞他自己的“陋室”,为什么要在文中提到“南阳诸葛庐”和“西蜀子云亭”?
10.很显然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之作,你是如何理解文章运用 “托物言志”的写法的?
课内同步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11—14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1.解释句中加框的词语:
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
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孔子云:何陋之有?
13.作批注是学****古诗文的一种好方法。请你仿照下列①句的批注,任选一个角度为②句在括号内作批注。
①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以名人高雅居室衬托自己居室的高雅。)
②孔子云:何陋之有?( )
14.“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颂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人们经常用“座右铭”来激励和鞭策自己。请你从平时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则关于学****方面的“座右铭”。
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5—23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5.用自己的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