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化学第12讲 氮及其化合物(练)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化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3页504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化学第12讲 氮及其化合物(练)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第12讲 氮及其化合物
【练基础】
1.下列关于氮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日光照射下,二氧化氮能使氧气经过复杂的反应生成臭氧
B.氨水可作化肥,氮肥还有铵态氮肥、硝态氮肥和尿素
C.***不稳定,在常温下见光或受热会发生分解
D.亚***钠与***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的沉淀
【答案】D
【解析】光化学烟雾形成的过程中,在日光照射下,二氧化氮能使氧气经过复杂的反应生成臭氧,臭氧与空气中的一些碳氢化合物发生作用,生成一种有毒的烟雾,叫作光化学烟雾,据此可知,A正确;氮肥是指以氮(N)为主要成分,施于土壤可提供植物氮素营养的肥料,氮肥按含氮基团可分为氨态氮肥、铵态氮肥、硝态氮肥、硝铵态氮肥、***氨态氮肥和酰***态氮肥(尿素),B正确;***不稳定,在常温下见光或受热会发生分解:4HNO34NO2↑+2H2O+O2↑,C正确;亚***钠与***银溶液反应:NaNO2+AgNO3===AgNO2↓+NaNO3,生成淡黄色的AgNO2,AgNO2可以与稀***反应,D错误。
2.“绿色化学”实验已走进课堂,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
①实验室收集氨采用图甲所示装置 ②实验室做***气与钠的反应实验时采用图乙所示装置 ③实验室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做氨与酸生成铵盐的实验
④实验室采用图丙所示装置进行铜与稀***的反应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①实验室收集氨采用图甲所示装置,在制备的过程中用带有酚酞的水吸收逸出的氨,防止污染环境,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②实验室做***气与钠的反应实验时采用图乙所示装置,用浸有碱液的棉球可以吸收多余的***气,防止污染环境,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③实验室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做氨与酸生成铵盐的实验,挥发的***化氢和氨会污染大气,因此不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④实验室采用图丙所示装置进行铜与稀***的反应,生成的氮的氧化物及时收集在气球中,防止污染环境,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综上所述,①②④符合要求。
3.下列关于物质检验或推断正确的是(  )
A.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某溶液,观察到白烟,则该溶液为盐酸
B.对某物质进行焰色反应,观察到黄绿色的火焰,则该物质为钡盐
C.向某溶液中滴加盐酸,能产生无色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存在SO
D.向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加热,若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证明原溶液中存在NH
【答案】D
【解析】浓***也具有挥发性,可以和氨气反应生成***铵固体,也可以观察到白烟,故A错误;对某物质进行焰色反应,观察到黄绿色的火焰,说明含有钡元素,但不一定是钡盐,也可能是氢氧化钡,故B错误;含有HSO的溶液也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故C错误;向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说明产生了氨气,则原溶液含有NH,故D正确。
4.下列有关氨和铵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NH3易液化,常用作制冷剂
B.NH4Cl中含有少量的I2可通过加热的方法除去
C.将蘸有浓氨水和浓硫酸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有白烟产生
D.某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后溶液变红,据此可推断该气体为NH3
【答案】A
【解析】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导致周围环境温度降低,所以液氨可以作制冷剂,故A正确;加热***化铵会分解为NH3和HCl,遇冷又生成NH4Cl,所以不能用加热的方法除去NH4Cl中的I2,故B错误;将蘸有浓氨水和挥发性酸(如盐酸和***)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有白烟产生,而硫酸不是挥发性的酸,故C错误;氨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后溶液应变蓝,而不是变红,故D错误。
5. 自然界中时刻存在着氮气的转化。实现氮气按照一定方向转化一直是科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如图为N2分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系列转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2→NH3,NH3→NO均属于氮的固定
B.在催化剂a作用下,N2发生了氧化反应
C.催化剂a、b表面均发生了极性共价键的断裂
D.使用催化剂a、b均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生成物的产量
【答案】D
【解析】氮的固定是指氮由游离态转变为化合态,N2→NH3的反应为氮的固定,但NH3→NO的反应没有氮气参与,不属于氮的固定,故A错误;由示意图可知,在催化剂a作用下,氮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氮气发生还原反应,故B错误;由示意图可知,催化剂a的表面只发生了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没有发生极性共价键的断裂,故C错误;使用催化剂a、b可加快反应速率,能提高单位时间内生成物的产量,故D正确。
6.用下列实验装置和方法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