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碳、硅及其重要化合物
【2020·备考】
最新考纲:1.掌握碳元素、硅元素的单质的主要性质及应用。2.掌握碳元素、硅元素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3.了解碳元素、硅元素的单质及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4.了解碳元素、硅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核心素养: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碳、硅及其化合物的多样性,并对物质进行分类。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2.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了解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具有可持续性发展意识,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赞赏碳、硅单质及其化合物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
考点一 碳、硅单质及氧化物
(频数:★☆☆ 难度:★☆☆)
名师课堂导语 本考点在高考中考查力度不大,复****时关注碳同素异形体的不同用途,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硅、二氧化硅的性质用途是考查重点,特别是硅、二氧化硅的特性,要特别关注。
一、对比掌握:碳、硅单质的性质与用途
1.碳、硅单质的存在形式
碳
硅
存在形式
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
因有亲氧性,所以仅有化合态
单质
金刚石、石墨、C60等同素异形体
晶体硅和无定形硅两大类
2.碳、硅单质的结构、物理性质与用途
(1)碳、硅单质的结构
金刚石:空间网状结构;
石墨:层状结构;
晶体硅:与金刚石类似的空间网状结构。
(2)碳、硅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用短线连接起来):
(1)碳单质的结构不同导致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相似。
(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是化学变化,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3.碳、硅单质的化学性质——还原性
(1)碳的化学性质
①
②
③
(2)硅的化学性质
①与氢***酸反应:Si+4HF===SiF4↑+2H2↑。
②与NaOH溶液反应:
Si+2NaOH+H2O===Na2SiO3+2H2↑
③与O2反应:Si+O2SiO2。
4.硅的工业制法
工业上常用焦炭在电炉中还原SiO2得到粗硅,但反应需隔绝空气(或O2),生成的是CO而不是CO2。
二、碳、硅的氧化物
1.CO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能使人中毒的原因是其与人体中血红蛋白相结合,因缺氧而中毒。
(2)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2CO+O22CO2。
②还原性:CO还原Fe2O3的反应为Fe2O3+3CO2Fe+3CO2。
2.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硅的比较
(1)物理性质
①熔、沸点:CO2的熔、沸点比SiO2的熔、沸点低。
②溶解性:CO2能溶于水,SiO2不溶于水。
(2)化学性质
物质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硅
与水反应
CO2+H2OH2CO3
不反应
与酸反应
不反应
氢***酸用于刻蚀玻璃:SiO2+4HF===SiF4↑+2H2O
与碱反应(如NaOH)
CO2+2NaOH=== Na2CO3+H2O或CO2+NaOH===NaHCO3
SiO2+2NaOH===Na2SiO3+H2O(盛碱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
与盐反应(如Na2CO3)
CO2+Na2CO3+H2O===2NaHCO3
SiO2+Na2CO3Na2SiO3+CO2↑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与Na2O反应:CO2+Na2O===Na2CO3
与CaO反应:SiO2+CaOCaSiO3
与碳反应
C+CO22CO
2C+SiO2Si+2CO↑
(3)主要用途
CO2:化工原料、灭火剂、光合作用。干冰用作制冷剂,人工降雨。
SiO2:制光学仪器、石英玻璃。水晶可制作饰品,常用来制造通讯材料光导纤维。
(1)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但SiO2不溶于水,不能用SiO2与水反应制备硅酸。
(2)SiO2既能与HF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但SiO2不是***氧化物。
(3)在实验室用启普发生器制取CO2,引导分析启普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课堂拓展】
晨记:硅及其化合物的特殊性质
物质
一般规律
硅及其化合物的特性
Si
硅还原性强于碳
2C+SiO2Si+2CO↑
非金属单质与强碱溶液反应一般不产生H2
硅可与强碱溶液反应产生H2
非金属单质一般不与非氧化性酸反应
Si+4HF===SiF4↑+2H2↑
非金属单质一般为绝缘体
硅为半导体
SiO2
酸性氧化物一般与水反应生成相应酸
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酸性氧化物一般不与酸发生复分解反应
SiO2+4HF===SiF4↑+2H2O
“较强酸制较弱酸”是复分解反应的一般规律,H2CO3酸性强于H2SiO3,故可发生反应Na2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