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 化学实验基础 (本卷共1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B 1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第I卷 (选择题共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所选试剂、制备装置及收集方法均正确的是 气体 试剂 制备装置 收集方法 A 和稀硫酸 b e B 和 a d C 和稀*** b d D 与双氧水 b d 【答案】B【解析】A.石灰石与稀硫酸生成的硫酸钙微溶,阻碍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CO2可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A错误;B.和为固固加热,选用a做发生装置;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选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装置选d,B正确;C.Cu与稀HNO3生成NO,会和空气反应生成NO2,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C错误;D. 氧气密度大于空气、难溶于水,不能选择向下排空气,应该选择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D错误; 故选B。 2.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备NaN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A的名称为圆底烧瓶 B.装置B中铜的作用是提高NO的生成率 C.装置C中装的药品可以是碳酸钠固体 D.装置E中的酸性KMnO4溶液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生成的NO2 【答案】B【解析】制备NaNO2并对其性质作探究,由实验装置可知,A中发生,B中稀释挥发的***和将生成的二氧化氮转化为NO,C中固体干燥剂干燥NO,并除去可能混有的酸雾,D中发生2NO+Na2O2=2NaNO2,E中高锰酸钾吸收尾气NO;A.装置A的名称为三颈烧瓶,故A错误;B.二氧化氮在B中与水反应生成***,***与Cu反应生成NO,故装置B中铜的作用是提高NO的生成率,故B正确;C.为保证制得的亚***钠的纯度,应除去二氧化碳、水等杂质,则C装置中盛放的试剂可以是氢氧化钠固体,不能选碳酸钠固体,故C错误;D.E装置的作用是利用高锰酸钾溶液的强氧化性氧化吸收有毒气体一氧化氮,吸收有毒的NO气体,避免污染空气,故D错误;故选B。 3.下列实验操作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演示喷泉实验 比较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 观察纯碱的焰色试验 制备氨水 【答案】D【解析】A.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装置中压强减小,能形成喷泉,A正确;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碳酸钠,碳酸钠受热不分解,实验可以比较Na 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B正确;C.焰色试验是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殊颜色的反应;钠离子的颜色反应为黄色,C正确;D.氨气极易溶于水,图中装置会导致水倒吸实验设计错误,D错误;故选D。 4.利用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实验室制取纯净干燥的氨气 B.分离酒精和水的混合物 C.用此装置完成喷泉实验 D.测量铜与浓***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 【答案】C【解析】A.***化铵分解后生成氨气和***化氢,在试管口又化合生成***化铵,不能制备氨气,应选铵盐与碱加热制备,故A错误;B.利用沸点差异蒸馏分离酒精和水的混合物,图中蒸馏装置合理但是缺少温度计,故B错误; C.***气易与氢氧化钠反应形成压强差,产生喷泉现象,故C正确;D.铜与浓***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能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测量其体积,故D错误;故选C。 5.将浓盐酸加到中进行如图(a~c均为浸有相应试液的棉花)所示的探究实验,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处变黄色,说明具有还原性 B.b处变橙色,说明非金属性 C.c处红色逐渐变浅,说明具有漂白性 D.浓盐酸与反应,只体现HCl的酸性 【答案】B【解析】A.a处变黄色,说明好和亚铁离子反应生成铁离子,***元素化合价降低,体现氧化性,A错误;B.b处变橙色,说明***气和溴化钠反应生成溴单质,则非金属性 ,B正确;C.挥发出的盐酸能和氢氧化钠反应,导致c处红色逐渐变浅,故不能说明具有漂白性,C错误;D.浓盐酸与反应,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HCl也体现出还原性,D错误;故选B。 6.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1所示装置除去中含有的少量 B.用图2所示装置蒸干饱和溶液制备晶体 C.用图3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气体 D.用图4所示装置分离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 【答案】D【解析】A.***气也与氢氧化钠反应,应该用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