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专题11 化学实验基础(练)-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专用)(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化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6页1.32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专题11 化学实验基础(练)-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练测(新高考专用)(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专题11 化学实验基础

1.下列关于仪器使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①可直接加热,可用作反应容器
B.②可用于蒸馏操作,冷凝水应“上进下出”
C.为球形干燥管,也可用作防倒吸装置
D.④用作洗气瓶时,气体应“长进短出”
【答案】B【解析】A. ①为坩埚、是陶瓷制品,可直接加热,灼烧固体时的反应容器,A正确;B. ②可用于蒸馏操作,冷凝水应“下进上出” 以充满整个套管、达到充分冷却的目的 ,B不正确;C. 为球形干燥管、能装固体干燥剂,球形部分能容纳较多液体、故也可用作防倒吸装置,C正确;D. ④用作洗气瓶时,气体应“长进短出”,使进入瓶内的气体与液体充分接触、不被吸收的气体则可从短管逸出 ,D正确;故选B。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图1制备溴苯并验证其反应类型
B.图2 分离乙醇与乙酸
C.图3蒸发结晶制备NH4Cl(s)
D.图4高温熔化烧碱
【答案】A【解析】A.苯与液溴在Fe存在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HBr,用四***化碳除去HBr中的Br2,观察中AgNO3溶液中产生淡黄色沉淀,说明反应生成HBr,进一步说明发生了取代反应,A项符合题意;B.乙酸和乙醇互溶,不能用分液法分离乙醇与乙酸,B项不符合题意;C.NH
4Cl受热易分解成NH3和HCl,不能用蒸发结晶制备NH4Cl(s),C项不符合题意;D.石英的主要成分为SiO2,烧碱(NaOH)能与SiO2反应生成Na2SiO3和H2O,不能用石英坩埚熔化烧碱,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3.化学实验操作是进行科学实验的基础,下列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A.测量溶液的pH
B.稀释浓硫酸
C.检验装置气密性
D.快速制氨气
【答案】B【解析】A.应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试纸上,A错误;B.浓硫酸密度大于水,又稀释时放热,所以将浓硫酸缓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B正确;C.左侧漏斗漏气,无法检验装置气密性,C错误;D.右侧收集气体装置未与外界连通,易发生危险,D错误; 故选B。
4.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稀释浓硫酸
该仪器可用于冷凝回流
可用该装置制备C2H2
向Fe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制备Fe(OH)2
【答案】B【解析】A.浓硫酸稀释需要在烧杯中进行,容量瓶不能用于稀释、溶解溶液,A错误;B.球形冷凝管可用于冷凝回流,冷凝水下进上出,B正确;C.长颈漏斗中的水会全部进入锥形瓶,不能控制反应,不可用该装置制备C2H2,C错误;D.用胶头滴管向Fe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的Fe(OH)2容易被氧化,应该隔绝空气进行操作,D错误;故选B。
5.实验室制备并收集氨气,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A.在实验室中用铵盐与碱共热产生NH3,可以使用该装置制取NH3,A正确;B.NH3是碱性气体,可以使用碱性干燥剂碱石灰干燥,B正确;C.NH3的密度比空气小,可以使用向下排空气方法收集,导气管短进长出,C正确;D.NH3极易溶于水,溶解在水中使导气管中气体压强减小,水容易沿导气管进入前边装置,引起倒吸,故为防止倒吸现象,应该在导气管末端安装一个倒扣漏斗,使漏斗边缘紧贴水面,D错误;故选D。
6.关于下列仪器使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②、④均标有使用温度` B.①、③、④可用作反应容器
C.③、⑤可用于物质分离` D.①、③可加热
【答案】B【解析】A.酸式滴定管和容量瓶都是精密仪器,均标有使用温度,故A正确;B.容量瓶只能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不能用作反应容器,故B错误;C.蒸馏烧瓶用于蒸馏操作,分离相互溶解的液体,分液漏斗用于分液操作,分离相互不溶解的液体,两者均可用于物质分离,故C正确;D.锥形瓶和蒸馏烧瓶都可以加热,故D正确;故选B。
7.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A.煅烧石灰石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收集并检验NH3
D.用该装置制取少量CO2
【答案】B【解析】A.煅烧石灰石用坩埚,A错误;B.关闭止水夹,从长颈漏斗中加水,当水的液面高于长颈漏斗下端时,继续加水,漏斗中液面高于烧瓶内液面,一段时间内液面差保持不变,证明装置不漏气,B正确;C.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导气管应该插入试管底部,C错误;D.纯碱为粉末状会从带孔隔板漏下,不能控制反应停止,无法满足制取少量二氧化碳的要求,D错误;故选B。
8.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甲吸收氨气并防倒吸 B.用乙制备SO2
C.用丙制备乙酸乙酯 D.用丁分离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