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部编八年级下册暑假作业05——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解析版).docx


初中 八年级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3页16 KB

手机浏览
1/3

手机浏览
下载此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部编八年级下册暑假作业05——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暑假作业05——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
一、诗歌鉴赏
1.诗经•邶风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1)诗中的“式微”是什么意思?
(2)这首诗运用何种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答案】(1)天黑了。
(2)用反复和设问的修辞手法,形成重章叠句,营造了特别的氛围,体现了一唱三叹、余味无穷的特色;引人注意,启人以思,所谓不言怨而怨自深。(意对即可)
【解析】
【分析】
【详解】
(1)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式微,式微,胡不归”意思是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式微”的意思就是天黑了,写出了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以及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给读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2)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这首诗以设问强化语言效果。从全诗看,“式微,式微,胡不归”,并不是有疑而问,而是胸中早有定见的故意设问。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自然要倾吐心中的牢骚不平,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形式,使诗篇显得宛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启人以思,所谓不言怨而怨自深矣。还用到了反复的修辞手法,重章换字, 押韵和谐。体现了一唱三叹、余味无穷的特色。体现了《诗经》精巧凝练的语言,兼有长短的句式,节奏感强。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①?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②,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诗经·郑风》)
[注]①嗣音:传音讯。②挑兮达兮:形容独自来回走动的样子。
2. 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叙述手法?从结构上看,诗歌的前两章具有怎样的特点?
3. 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最后一句有什么含义?
【答案】2. 全诗采用倒叙手法。从结构上看,诗歌的前两章具有重章叠句的特点。
3.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可她望穿秋水,不见人影。浓浓的爱意不由得转化为惆怅与幽怨。最后一句的含义是:女子因恋人久候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与恋人没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解析】
【分析】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写作手法和句式特点的分析能力。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诗歌的前两章具有重章叠句的特点,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内容,尤其是要结合诗歌的要点进行分析。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三秋”,指三个季度。“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用这种夸张之词形容他对友人的殷切思念,实是情至之语。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4. 下列对诗歌内容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在首联中,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是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