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讲义(第二套)12第十二讲 应用题(一)(含答案).docx


小学 六年级 下学期 数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7页62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讲义(第二套)12第十二讲 应用题(一)(含答案).docx
文档介绍:
第十二讲 典型的应用题(一)
课程目标
1、熟练地解答简单应用题,能根据题目意思说出数量关系式,明确算理。
2、能用分步列式和综合算式两种解法解答一般应用题,理解每一步算式所表示的实际意义,会用综合法和分析法来分析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课程重点
会根据题目意思说出相应的数量关系式。会用综合法和分析法来分析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课程难点
理解各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会熟练运用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建议
(讲解,巩固练****一、知识梳理
1、简单应用题
简单应用题只含有一种数量关系,只用一步运算解答的应用题。但它是解答所有应用题的基础。
(1)求两数的和
加法 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知道两个部分数,求总数;另一种是已知一个数是多少,还知道另一个数比它多多少,求另一个数。
(2)求两个数的差
减法 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它是加法的逆运算。有三种情况:一是已知两个数的总数和其中一个数是多少,求另一个数;二是已知两数分别是多少,求其中一数比另一数多(或少)多少;三是已知一个数和另一个数比它少多少,求另一个数(较小数),都是用减法计算。
(3)求两数的积
乘法 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一种是已知每份数和份数是多少,求总数;另一种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4)求两个数的商
除法 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一种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另一种是求一个数里包含有几个另一个数。前者称为“等分除法”,后者称为“包含除法”。
乘、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可以概括为: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份数=每分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2、一般复合应用题
复合应用题是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数量关系,就是用两步或两步以上的运算进行解答的应用题。其实,复合应用题是由几个简单应用题组合成的,所以解答复合应用题是以简单应用题为基础的。
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在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把复合应用题分解成几个简单应用题。解题步骤如下:
(1) 弄清题意,找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2) 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问题,据此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3) 列出算式进行计算;
(4) 检验并写出答案。
3、典型应用题 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的和特定的解题规律的复合应用题,通常叫做典型应用题。
二、方法归纳
(1)平均数问题:平均数是等分除法的发展。
解题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和与之相对应的总份数。
算术平均数:已知几个不相等的同类量和与之相对应的份数,求平均每份是多少。数量关系式:数量之和÷数量的个数=算术平均数。
例如:四位小朋友,他们的体重分别是32.3千克,29.8千克,34.2千克,28.5千克,他们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加权平均数:已知两个以上若干份的平均数,求总平均数是多少。
数量关系式 (部分平均数×权数)的总和÷(权数的和)=加权平均数。
例如:全班有50人,其中15人9岁,17人10岁,18人11岁,那么这个班的平均年龄是多少岁?
(2) 归一问题:已知相互关联的两个量,其中一种量改变,另一种量也随之而改变,其变化的规律是相同的,这种问题称之为归一问题。
根据求“单一量”的步骤的多少,归一问题可以分为一次归一问题,两次归一问题。
根据求出的单一量之后,解题采用乘法还是除法,归一问题可以分为正归一问题,反归一问题。
一次归一问题,用一步运算就能求出“单一量”的归一问题。又称“单归一。”
两次归一问题,用两步运算就能求出“单一量”的归一问题。又称“双归一。”
正归一问题:用等分除法求出“单一量”之后,再用乘法计算结果的归一问题。
反归一问题:用等分除法求出“单一量”之后,再用除法计算结果的归一问题。
解题关键:从已知的一组对应量中用等分除法求出一份的数量(单一量),然后以它为标准,根据题目的要求算出结果。
数量关系式:单一量×份数=总数量(正归一)
总数量÷单一量=份数(反归一)
(3)归总问题:是已知单位数量和计量单位数量的个数,以及不同的单位数量(或单位数量的个数),通过求总数量求得单位数量的个数(或单位数量)。
特点:两种相关联的量,其中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跟着变化,不过变化的规律相反,和反比例算法彼此相通。
数量关系式:单位数量×单位个数÷另一个单位数量 = 另一个单位数量 单位数量×单位个数÷另一个单位数量= 另一个单位数量。
(4) 和差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