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丽水市莲都区浙教版九年级上第一次段考数学试卷(解析版).zip


初中 九年级 上学期 数学 浙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7页174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文档介绍:
2016-2017学年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九年级(上)第一次段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3,3,,中,互为倒数的是(  )
A.与 B.﹣3与3 C.与3 D.﹣3与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ab)2=2ab B.a2∙a3=a5 C.a6÷a3=a2 D.2a﹣a=2
3.三角形的下列线段中能将三角形的面积分成相等两部分的是(  )
A.中线 B.角平分线 C.高 D.中位线
4. +运算结果是(  )
A. B. C. D.y+x
5.一组数据:0,1,2,3,3,5,5,10的中位数是(  )
A.2.5 B.3 C.3.5 D.5
6.如果△ABC∽△A′B′C′,BC=3,B′C′=1.8,则△A′B′C′与△ABC的相似比为(  )
A.5:3 B.3:2 C.2:3 D.3:5
7.如果线段上一点P把线段分割为两条线段PA,PB,当PA2=PB•AB,即PA≈0.618AB时,则称点P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现已知线段AB=10,点P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如图所示,那么线段PB的长约为(  )
A.6.18 B.0.382 C.0.618 D.3.82
8.已知函数y=3x2﹣6x+k(k为常数)图象经过点A(2,y1),B(3,y2),C(4,y3),则有(  )
A.y1<y2<y3 B.y1>y2>y3 C.y3>y1>y2 D.y1>y3>y2
9.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a>0 B.当﹣1<x<3时,y>0
C.c<0 D.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10.如图,抛物线y=﹣x2+2x+m+1交x轴于点A(a,0)和B(b,0),交y轴于点C,抛物线的顶点为D,下列四个命题:
①当x>0时,y>0;
②若a=﹣1,则b=4;
③抛物线上有两点P(x1,y1)和Q(x2,y2),若x1<1<x2,且x1+x2>2,则y1>y2;
④点C关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对称点为E,点G,F分别在x轴和y轴上,当m=2时,四边形EDFG周长的最小值为6.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二、填空题(本题有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实数8的立方根是  .
12.分解因式:x2﹣9=  .
13.命题“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是  命题(填“真”或“假”).
14.如图,一名男生推铅球,铅球行进高度y(单位:m)与水平距离x(单位:m)之间的关系是y=﹣x2+x+.则他将铅球推出的距离是  m.
15.如图,DE与△ABC的边AB、AC分别相交于D、E两点,且DE∥BC.若DE=2cm,BC=3cm,EC=cm,则AC=  cm.
16.如图,抛物线与x轴正半轴交于点A(3,0).以OA为边在x轴上方作正方形OABC,延长CB交抛物线于点D,再以BD为边向上作正方形BDEF.则a=  ,点E的坐标是  .
 
三、解答题(本题有8小题,第17~19题每题6分,第20、21题每题8分,第22、23题每题10分,第24题12分,共66分,各小题都必须写出解答过程)
17.(1﹣)0﹣|﹣1|+()﹣1.
18.解不等式组:.
19.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是对角线BD上的两点,且BE=DF,连接AE、CF.请你猜想:AE与CF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对你的猜想加以证明.
20.如图,BD∥AC,AB与CD相交于点O,△OBD∽△OAC, =,OB=4,求AO和AB的长.
21.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bx+c的图象经过A(2,0)、B(0,﹣6)两点.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设该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C,连接BA、BC,求△ABC的面积.
22.某商品的进价为每件30元,现在的售价为每件40元,每星期可卖出150件.市场调查反映:如果每件的售价每涨1元(售价每件不能高于45元),那么每星期少卖10件.设每件涨价x元(x为非负整数),每星期的销量为y件.
(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如何定价才能使每星期的利润最大且每星期的销量较大?每星期的最大利润是多少?
23.跳绳时,绳甩到最高处时的形状是抛物线.正在甩绳的甲、乙两名同学拿绳的手间距AB为6米,到地面的距离AO和BD均为0.9米,身高为1.4米的小丽站在距点O的水平距离为1米的点F处,绳子甩到最高处时刚好通过她的头顶点E.以点O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