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墓碑记落实应用板块试题 苏教版必修3
(时间:40分钟 分值:65分)
一、基础巩固(3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矫诏纷出(假托) 以旌其所为(表扬)
B.傫然在墓(并合在一起的样子)
除逆阉废祠之址(清理)
C.按诛五人(按照法令)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表率)
D.逡巡畏义(犹疑不决) 不敢复有株治(株连惩治)
解析: 按:追究,查办。
答案:C
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 B.介词,向/介词,表被动。A.都是表顺承关系。C.都是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均表修饰关系。
答案:B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敛赀财以送其行 B.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C.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 D.独五人之皦皦
解析:A项,“赀”同“资”;B项,没有通假字;C项,“有”同“又”;D项,“皦皦”同“皎皎”。
答案:B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①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②以至于永嘉
③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④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⑤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
⑥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⑦吴之民方痛心焉
⑧大阉亦逡巡畏义
A.①③⑤ B.④⑤⑧
C.②⑥⑦ D.③④⑤
解析:④社稷:古今均指代国家。⑤湮没:埋没,多跟抽象名词搭配。⑧逡巡:有所顾忌而徘徊不敢前进。①当道:古义为当权者,指当地的行政长官;今义为路中间。②以至:古义为到达;今义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或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动作情况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③首领:古义为头颅,借指性命;今义指某些集团的领导人。⑥颜色:古义为脸色;今义指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产生的印象。⑦痛心:古义为痛恨;今义为极端伤心。
答案:B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按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去今之墓而葬焉 ②人皆得以隶使之 ③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④安能屈豪杰之流 ⑤亦以明死生之大 ⑥不能容于远近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⑥/④/⑤ D.①③/②/④/⑤/⑥
解析:①③名词作动词;②名词作状语;④动词的使动用法;⑤形容词作动词;⑥形容词作名词。
答案:D
6.下列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 ②斯固百世之遇也 ③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 ④断头置城上 ⑤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 ⑥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④/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解析:①被动句;②③判断句;④⑤省略句;⑥定语后置句。
答案:A
7.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者在这篇碑记中记述和歌颂了苏州市民不畏***、不怕牺牲、敢于同恶势力斗争的英勇事迹,热情歌颂了周顺昌等五位烈士仗义抗暴、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B.张溥在本文中不但生动地记述了斗争的过程,肯定了斗争的重大意义和不朽功绩,而且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