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一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学案+同步精练:1.7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2份打包).zip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8页99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文档介绍:
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语出《论语·阳货》,意思是说,喜欢仁德却不喜欢学****它的弊病就是愚蠢。举例来说,一个不该以仁爱之心对待的人,你却以仁爱之心对待他,这不是愚蠢吗?——具有仁德的人并非一味拿仁爱之心来对待他人。这句话言明了学****的重要性,也言明了孔子所说的学****是一种道德修养。
孔子关于学的观念显示了传统文化的基本品格。的确,培养一种健全的人格不仅需要掌握先进的知识和技能,而且需要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这种意义上,孔子的思想值得我们好好借鉴。
1.掌握重要实词特别是“就”“亡”的意义和用法,能翻译课文。
2.重点领悟孔子的“六言六蔽”,“不迁怒,不贰过”,“贤贤易色”等原则和方法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结合孔子的理念倾向,深入分析“学”的内涵。
1.字音字形
①葸(xǐ)  ②悌(tì)  ③笃(dǔ) ④贰(èr)
2.通假举要
①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女”通“汝”,你
②好知不好学:“知”通“智”,聪明
③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亡”通“无”,没有
④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弟”通“悌”,敬爱兄长
3.实词类举
(1)常见实词
①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勤勉
②君子笃于亲:对……笃厚,厚待
③则民兴于仁:兴起,建立
④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浇薄,不厚道
⑤贤贤易色:轻视
⑥就有道而正焉:接近,靠近
(2)一词多义
①就
②亡
(3)词类活用
①贤贤易色:前“贤”,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尊重、崇尚;后“贤”,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有才有德的人
②事父母,能竭其力: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竭尽,用尽
③就有道而正焉: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匡正
④不贰过:数词活用为动词,重复出现
⑤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疏远、远离。这里指不偏爱
⑥其蔽也贼:名词活用为动词,害人害己
(4)古今异义
①古之学者为己
古义:学****的人。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古义:年轻人。
今义:学生。
③其蔽也贼
古义:害,害人害己。
今义:小偷。
④其蔽也绞
古义:急切,不容忍而伤人。
今义:缠在一起。
⑤则民不偷
古义:浇薄,不厚道。
今义:盗窃。
4.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生而知之者,上也。
②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③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2)介宾短语后置句
①君子笃于亲。
②敏于事而慎于言。
③陈亢问于伯鱼曰。
(3)定语后置句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5.名言名句
(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3)不学《诗》,无以言。
(4)不学《礼》,无以立。
6.重要虚词
结合例句,掌握“为”的常见用法。
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比较灵活。
①民斯为下矣!
②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论语》)
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⑤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今日嬴之为公子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