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晚记
《烛之武退秦师》
1.找到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通“缺”,侵损,削减。)
(5)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
(6)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古今不同意义。
(1)贰于楚也 古:从属二主,动词; 今:“二”的大写,数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人; 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个人; 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3.写出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现象。
(1)
①夜缒而出 (表时间,在晚上)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时间,在早上,在晚上)
③既东封郑 (表处所,在东边)
(2)
①晋军函陵 / 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②与郑人盟 (名词作动词,结盟、订立同盟)
(3)
①既东封郑(封:疆界。名作使动,使……成为疆界)
②阙秦以利晋(利:利益、好处。名词作使动,使……得利)
③越国以鄙远(鄙:边邑。名词作意动,把……当作边邑)
(4)
(5)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动词作名词,恩惠)
(6)
①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使……灭亡)
③烛之武退秦师(使动,使……退却(撤兵))
(7)
①越国以鄙远(远,远地)
②臣之壮也(壮,壮年人)
③今老矣(老,老年人)
④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
(8)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邻之厚,君之薄也(厚,变雄厚;薄,变薄弱)
4. 说出下列各句中句式特征。
(1)是寡人之过也(用“也”表判断)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失其所与,不知 / 以乱易整,不武(通过语意直接表判断)
(3)夫晋,何厌之有 (“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有何厌)
(4)以其无礼于晋
(5)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6) 佚之狐言于郑伯
1.鄙
①越国以鄙远
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2.许
①许君焦、暇
②杂然相许
③潭中鱼可百许头
④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3.阙
①虢君闻之大惊,出见扁鹊于中阙
②诣阙上书,书久不报
③去年米贵缺军粮,今年米贱大伤农
④有驰慢之阙
⑤若不阙秦
⑥若阙地及泉
4.微
①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②微言大义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5.敝
①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敝人
③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因人之力以敝之
6.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敢以烦执事
③越国以鄙远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7.而
①今急而求子
②夜缒而出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8.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④且焉置土石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⑦朝济而夕设版焉
9.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③失其所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