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撷珍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一、素材点说
1.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适用话题】 ①居安思危;②凡事从根本着手方能恒久。
2.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适用话题】 ①持之以恒是制胜的法宝;②贵在有始有终。
3.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适用话题】 ①民安方能国泰;②当国者以德待民,民才能以德报国。
4.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适用话题】 ①人才是国家的栋梁;②广开言路是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
5.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大舞台上,敢于批“龙鳞”、逆“圣听”的忠贤之臣比比皆是,而像魏徵这样敢于直谏君王的臣子并不多见,所以唐太宗把其称为自己的一面镜子。魏徵的直言敢谏不仅照出了太宗的宽容与大度,也照出了太宗的骄奢之气与蜕变之态;也正因为魏徵这面镜子的存在,唐太宗才能够悬崖勒马,保住“从谏如流”的晚节,在俗世喧嚣中保持一颗澄明、灵动的心,使贞观盛世得以善始善终。这是魏徵的幸事,也是太宗的幸事,更是天下百姓的幸事。
【适用话题】 ①直面批评;②双赢的智慧;③个人与国家;④
讽谏的智慧。
二、素材运用
居安思危是诸葛亮披肝沥胆劝谏后主“亲贤臣,远小人”的《出师表》;居安思危是魏徵推心置腹地讽喻太宗“戒奢以俭”的《谏太宗十思疏》;居安思危是康熙设置木兰围场带领王公贵族每年一度狩猎训练出的强悍;居安思危是马寅初心忧天下、率先呼吁“控制人口增长”的真知灼见;居安思危是***力排众议推行“改革开放”的高瞻远瞩;居安思危是胡***见微知著倡导“八荣八耻”的强国方针;居安思危是海尔集团“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的企业文化精神;居安思危是微软不断推陈出新的软件设计;居安思危是百度不断完善升级的搜索引擎。
三、 文摘精华
魏 徵 之 谏
2014年7月12日 《新民晚报》
米舒
在古代,“文死谏,武死战”。综观一部中国封建史,魏征可称得上最有名的谏臣之一。
魏徵,唐代巨鹿(今河北)人,他少时孤贫,当过道士。隋末战乱,他投瓦岗起义军,瓦岗军失败,魏徵在唐太子李建成手下掌管图书文籍,任太子洗马。当时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兄弟关系形如水火,魏徵很有眼力,他看出李世民志向不凡,手下骁将众多,便劝李建成早下手为强:杀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杀李建成、李元吉,有人向秦王告发魏徵,李世民派人找来魏徵,责问道:“你何故挑拨离间我们兄弟?”魏徵坦然自若回答:“可惜太子未听我言,要不然也不会有今天这个结局。”李世民见魏徵刚直而有胆略,便把他收在帐下。
秦王李世民当上唐太宗后,想励精图治,便召集众臣贡献良策,众臣见李世民礼贤下士,纷纷献计献策,其中以魏徵的谏议最有水平。他进谏的主要内容是要李世民先医治隋末战乱带来的创伤,改去隋炀帝奢靡之风,让百姓休养生息,并废除隋末的严刑峻法,在王法面前,大臣与平民犯罪一律同法。
大臣皇甫德曾言辞激烈上书:“修洛阳宫,劳人;收租,厚敛。”唐太宗勃然大怒,要治皇甫德讪谤之罪,魏徵谏道:“激切不是讪谤。”终使唐太宗顿然醒悟:“朕若责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