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专题 江苏省六校联合2021届高三第四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其小字亚子,当时人或谓之亚次。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自其为王,至于为天子,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至于亡。然时诸伶,独敬新磨尤善俳,其语最著,而不闻其佗过恶。其败政乱国者,有景进、史彦琼、郭门高三人为最。 郭门高者,名从谦,门高其优名也。虽以优进,而尝有军功,故以为从马直指挥使。从马直,盖亲军也。从谦以姓郭,拜崇韬为叔父,而皇弟存乂又以从谦为养子。崇韬死,存乂见囚,从谦置酒军中,愤然流涕,称此二人之冤。是时,从马直军士王温宿卫禁中,夜谋乱,事觉被诛。庄宗戏从谦曰:“汝党存乂、崇韬负我,又教王温反。复欲何为乎?”从谦恐,退而激其军士曰:“罄尔之赀,食肉而饮酒,无为后日计也。”军士问其故,从谦因曰:“上以王温故,俟破鄴,尽坑尔曹。”军士信之,皆欲为乱。李嗣源兵反向京师庄宗东幸汴州而嗣源先入庄宗至万胜不得进而还军士离散尚有二万馀人居数日,庄宗复东幸汜水,谋扼关以为拒。四月丁亥朔,朝群臣于中兴殿,宰相对三刻罢。从驾黄甲马军阵于宣仁门、步军阵于五凤门以俟。庄宗入食内殿,从谦自营中露刃注矢,驰攻兴教门,与黄甲军相射。庄宗闻乱,率诸王卫士击乱兵出门。乱兵纵火焚门,缘城而入,庄宗击杀数十百人。乱兵从楼上射帝,帝伤重,踣于绛霄殿廊下,自皇后、诸王左右皆奔走。至午时,帝崩,五坊人善友聚乐器而焚之。嗣源入洛,得其骨,葬新安之雍陵。以从谦为景州刺史,已而杀之。 《传》曰:“君以此始,必以此终。”庄宗好伶,而弑于门高,焚以乐器。可不信哉!可不戒哉! (节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嗣源兵反/向京师/庄宗东幸汴州/而嗣源先入/庄宗至/万胜不得进/而还军士离散/尚有二万馀人/ B. 李嗣源兵/反向京师/庄宗东幸汴州/而嗣源先入/庄宗至/万胜不得进而还/军士离散/尚有二万馀人/ C. 李嗣源兵反/向京师庄宗/东幸汴州/而嗣源先入/庄宗至万胜/不得进/而还军士离散/尚有二万馀人/ D. 李嗣源兵反/向京师/庄宗东幸汴州/而嗣源先入/庄宗至万胜/不得进而还/军士离散/尚有二万馀人/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字,指古人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字,也指古人的乳名、小名,此处为前者。 B. 丁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一定顺序组成干支纪元法,一百二十年为一循环。 C. 刺史,官职名,汉武帝时期始设,刺史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监察制度。 D. 《传》,即《左传》,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庄宗爱好广泛,擅长音乐谱曲。他既喜好滑稽戏,又通晓音乐,他亲自创作的歌在当时到处都是,还请别人给自己取了个艺名叫李天下。 B. 庄宗宠信伶官,伶人因此当权。他常常与伶人一道在庭院里演杂戏,景进、史彦琼和郭从谦等伶官败坏政治、祸乱国家,最终导致灭亡。 C. 郭从谦善于钻营,鼓动士兵叛乱。他认郭崇韬为叔父,又被李存乂收为养子,后因害怕被坑杀而萌生作乱之心,率军反叛,攻打兴教门。 D. 庄宗勇猛善战,落得结局凄凉。他奋力杀死了几十上百个沿城墙进入宫中的乱兵,最终被射中跌倒,伤重而亡,其遗体被人用乐器焚烧。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时诸伶,独敬新磨尤善俳,其语最著,而不闻其佗过恶。 (2)庄宗戏从谦曰:“汝党存乂、崇韬负我,又教王温反。复欲何为乎?” 14. 结合所学《五代史伶官传序》,谈谈你从庄宗“好伶而弑于伶”的故事中得到一个怎样的启示。 【答案】10. D 11. B 12. A 13. (1)然而当时的各位伶官,只有敬新磨特别善于讲笑话,他的话也流传最广,但没有听说他的别的过错和恶行。 (2)庄宗对郭从谦开玩笑说:“你的同党李存乂、郭崇韬背叛我,你又叫王温谋反。你还想干什么呢?” 14. 不可贪图安逸享乐,应当谨慎行事、防微杜渐。 【解析】 【分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本题中,“李嗣源兵反”,“李嗣源兵”是主语,“反”意思是反叛,作谓语,本句是主谓结构,可以单独成句,排除B;“向京师”,“向”,动词作谓语,“京师”,作宾语,后面断开,排除C;“庄宗至万胜”,“万胜”指万胜镇,地名,是“至”的宾语,后面断开,排除A。 本句译为:李嗣源的军队反叛,攻向京城,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