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第1页,共6页
试卷第6页,共6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同步练****
一、选择题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了 人民的利益, 了各项法令条例。那些损害人民利益的不法分子为人们所 ,他们必将受到法律的 。
A.保证 颁布 不耻 处置 B.保障 颁发 不耻 处治
C.保障 颁布 不齿 处治 D.保障 颁布 不耻 处治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中,有误的一项是( )。
A.排闼(tà)山郭(ɡuō) B.恩赐(cì)威胁(xié)
C.璀璨(cuǐ)肆虐(nüè) D.潺潺(chán)铁锹(qiū)
3.下面是一位同学围绕“忙碌的早晨“这个题目选的材料其中不适宜用来表达中心意思的一项是( )
A.大街上,人们行色匆匆,赶着去上班 B.我加速地刷牙、洗脸、吃饭,准备上学
C.公园里,爷爷奶奶们打着太极拳 D.超市里,理货员马不停蹄地往货架上补货
4.三下列对“青山是不会老的”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山是不会老的”是统领全篇的中心句。
B.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创造了绿洲,以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
C.老人无私奉献、造福后代的精神,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老人的离开而消失,它将永远根植在我们心中,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
试卷第5页,共6页
试卷第2页,共6页
D.这句话是作者自身的心灵感触,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总结全文的作用。
二、填空题
5.对一对。
例:与山川共存——和日月同辉
(1)朝阳—________ (2)莺歌—________
(3)千秋雪—________ (4)流芳百世—__________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青山是不会老的。
1. 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总结全文 点明中心 承上启下)
2. 下面是三位同学对这句话的理解,不准确的是(_____)。
A.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创造了这片绿洲,其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延续,而且伴随着青山万古长青
B.青山因为有老人的不断看护、绿化,所以永远不会荒芜老去
C.这句话主要描写了青山的苍翠,富有生命力
7.形近字组词。
拙(________) 溜(________) 豁(_______) 迷(_______) 屉(_______)
础(________) 榴(________) 割(_______) 谜(_______) 泄(_______)
8.补充词语
波光________ 风雨________ 三_____五_____
山川________ 随风________ 日月________
9.古诗应用题:
试卷第3页,共6页
试卷第6页,共6页
(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_______
(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________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___________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_______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5)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7)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_______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8)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__________的诗句。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完成练****
①要把大亮山变成林海,需要大量的树苗,可没有资金去哪儿弄树苗呢?杨善洲不得不把平时种下的几十盆盆景也全部移种到大亮山上。如今这些庭院花禾都已经成为挺拔的大树,成为装点大亮山的一抹别致的色彩。
②最让人震撼的还不是这些巨型盆景,而是20年前杨善洲从街上捡回来的果核,如今已经成长为一大片繁茂的树林。
③“当时没钱买苗木,怎么办呢?只好去街上捡果核。”拄着拐杖站在大亮山上最初种树的地方,杨善洲指着一大片林子说。在资金极其短缺的创业之初,捡果核育苗栽种成为杨善洲破解苗木困局的主要方法。每次回到城里,他就到马路上捡别人随意扔掉的果核,然后放到家里用麻袋装好,积少成多后便用马驮到山上。
10.从短文中找出两个修饰树木或树林的词语:________和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