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册新人教版.docx


小学 六年级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5页18 KB

手机浏览
1/5

手机浏览
下载此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册新人教版.docx
文档介绍:
1
文言文二则
一、看拼音写词语。
wēi é qín xián juàn zhóu jǐn duàn pù shài
( ) ( ) ( ) ( ) ( )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汤汤(shāng tāng)乎若流水。
蜀中有杜处(chǔ chù)士,好(hǎo hào)书画,所宝以百数(shǔ shù)。
此画斗(dòu dǒu)牛也
三、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少选: 志:
2.巍巍乎若太山
巍巍:
3.所宝以百数
所宝:
4.拊掌大笑
拊掌:
四、给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A. 打击乐器   B.膨胀   C.发动   D.弹
1. 锣鼓队的队员们给大家带来了精彩的表演。(     )
2. 好政策让村民们的腰包鼓起来了。(     )
3.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
4. 老师鼓励我们坚持练字。(     )
五、按课文填空,并回答问题。
3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少选之间而 ,锺子期又曰:“ ,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 ,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本文选自《 》,讲述了 和 以琴相知的故事。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 ”,用高山流水比喻 。
2.解释“巍巍乎若太山。”这句话的意思。

3.解释“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这句话的意思。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5.俞伯牙把锺子期看作知音,仅仅是因为锺子期能听出他弹奏高山和流水的曲子吗?

锺子期死后,俞伯牙为什么把琴摔坏,终身不想再弹琴呢?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