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七单元主题阅读
天堂音乐(节选)
那是1791年的圣诞夜,21岁的贝多芬当时穷困潦倒。他遇到了一个正在啜泣的小姑娘。这个小姑娘的名字叫爱丽丝。她的邻居雷德尔老爹已身处弥留。而老人夙愿还未达成,他坚信如果不能满足他今生的最后一个愿望,就升不到天堂。
“他的愿望是什么呢?”贝多芬问。
“他想去塔西提岛,去看看森林和大海;还想乘船出海……”爱丽丝一边擦眼泪一边说。贝多芬没有多说什么,用自己的大衣掩着小爱丽丝来到了雷德尔老爹的身旁。他看了一眼双目失明的老人,轻轻地走到墙角打开了那架几乎已经快要朽掉的旧钢琴。当这位青年音乐家的手指触到琴键的一刹那,一种特殊的情感油然而生,仿佛是天使在歌唱着为他指引方向。美妙的音乐在他脑海中旋转着,在他手指间旋转着……他忘情地弹奏着,感觉自己的灵魂好像在飞翔……
老人静静地听着。他好像看到了塔西提岛茂密的丛林和碧蓝的海水,听到了鸟儿的歌唱。大海上还有点点的白帆,美妙的阳光……突然海面上狂风四起,电闪雷鸣。风,越来越大,浪,一阵高过一阵,巨浪不断冲击着船舷,好似要吞噬一切。就在这时,曲调又有了变化,天空中的乌云突然散去,海面又开始变得平静,微风吹来,轻抚起阵阵的涟漪。
“我看到了,我看到了……爱丽丝,你找到了一位天神,他带我找到了天堂的路……”老人老泪纵横,挣扎着拥抱了正在演奏的贝多芬,“感谢您让我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看到了我想看到的一切——美丽的大自然。”
“不,我想我们都要感谢这个天使般的女孩爱丽丝。请允许我把这支曲子献给你,我想永久地把这段曲谱记录下来,让它陪伴我走以后的路。”说完,贝多芬起身吻了爱丽丝之后,又走进了圣诞夜凛冽的寒风中。
(选自《科学思维总动员》,选入时有删改)
5
1.【字词理解】文中形容久病不愈,病危将死之时的词语是( );形容处境困难,失意颓丧的四字词语是( )。
A.弥留 B.夙愿 C.油然而生 D.穷困潦倒
2.【语段理解】(1)反复朗读第4自然段,想象描绘的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妙。下列描述有误的是( )
A.老人好像看到了塔西提岛茂密的丛林和碧蓝的海水,大海上还有点点的白帆,美妙的阳光。
B.老人好像看到了海面上狂风四起,电闪雷鸣,巨浪不断冲击着船舷。
C.老人好像看到了乌云突然散去,海面又开始变得平静。
D.老人好像看到了天使在歌唱,在为他指引方向。
(2)读资料袋中的内容,联系第4自然段内容,想一想老人感受到了怎样的音乐旋律的变化过程。( )
资料袋:《献给爱丽丝》全曲由五段组成, 结构是ABACA的形式。A段用的是A小调,显得温柔而亲切。B段出现一个新的曲调。伴奏采用重复音造成一种神秘的气氛。音乐从弱起,渐渐变强,情绪亦随之紧张,然后再松下来。经过一连串快速音的过渡,又回到A段。C段多用和弦,情绪显得严肃而稳重,好似作者在沉思。接下去,出现了一个由三连音组成的乐句,表现热烈的情感。经过一段下行半音阶的过渡,又把乐曲引回到A段。
A.温柔而亲切 热烈而紧张 优美与温和
B.严肃而稳重 温柔而亲切 热烈而紧张
C.热烈而紧张 温柔而亲切 优美与温和
D.老人的联想与音乐的旋律无关
3.【整体感知】贝多芬为什么要把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