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苏教版(2014年秋).doc


小学 一年级 上学期 数学 苏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65页387 KB

手机浏览
1/65

手机浏览
下载此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苏教版(2014年秋).doc
文档介绍:
第八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三个:一是结合具体情景初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二是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并用10以内的加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三是按运算顺序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本单元教材的编排主要有如下的特点:
1.重视学生对加、减法含义的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及时加、减法计算的依据,又是用加、减法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基础。首先,教材创设动态化的情景,强化学生对加、减法含义的首次感知。例1、例2能让学生形象地体会到“把两个数和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多少用减法计算。“试一试”的情景能让学生形象的体会到“从两个部分中去掉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也用减法算。
2.合理设计学****活动的层次,促进学生自主探索。一方面,从每一道例题到随后的“试一试“”想想做做“,教材采取了逐步放开的策略,有意识地让学生运用已经积累的经验和方法,自主尝试解决后续学****中的问题。另一方面,加减法例题的呈现形式从前往后出现了三种变化,体现了三个层次:5以内加减法的含义;得数是6、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例题以“一图两式”的形式呈现,引导学生根据同一情景列出两道算式,体会相应的两道加法算式或两道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这种层次分明的编排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并让学生在探究中感受成功,从而获得学****数学的积极情感。
3.合理安排加、减计算的练****让学生在练****中逐步形成计算技能。
4.将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掌握计算方法的同时,不断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计算来源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计算,不仅有利于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还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计算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计算得数在10以内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初步学会估计得数的大小,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2.初步感受生活中有许多计算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增强学****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具有认真计算以及发现错误及时改正的良好****惯。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合作意识及实践操作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初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2.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初步学会估计得数的大小。
3.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教学难点
1.解答用括线和“?”表示的实际问题。
2.初步体会简单的函数思想。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数字卡片、圆片等。
课时安排
本单元约分21课时完成。
1.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 2课时
2.有关0的加减法 …………………… 1课时
3.练****五 …………………… 1课时
4.得数是6、7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 2课时
5.练****六 …………………… 1课时
6.得数是8、9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3课时
7. 练****七 ……………………………………… 1课时
8.得数是10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1课时
9. 求 未 知 加 数 ………………………… 1课时
10.练****八 ………………………… 2课时
11.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2课时
12.练****九………………………… 1课时
13.单元复****……………… 2课时
14.丰收的果园………………………… 1课时
第八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1课时)
课题
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44页的例题和“试一试”,完成第45页的“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填写加法算式。
2.通过主动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3.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学会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4.初步体会数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