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1951年,西欧六国政府签订《巴黎条约》,建立了一个管理煤钢事务的超国家机构。这个机构有权决定六国的煤钢生产、投资、价格和原料分配,以至发展或停闭某些企业。该机构的设立有利于( )。
①奠定欧洲一体化基础
②促进六国经济发展
③推动法国与联邦德国和解
④建立独立防务体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992年以来,中国政府多次公开宣布并执行了大面积、大幅度调低进口关税。中国的进口关税税率总水平从1992年的43.2%降至2002年的12%。以下对此现象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加入世贸组织使中国经济迅速腾飞 B.世贸组织对贸易小国利益足够重视
C.中国积极主动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 D.中国企业有技术、市场等绝对优势
3.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欧逐渐联合,但是英国拒绝参加;此后,联合的欧洲大陆在经济发展中显示出了巨大的优势,1973年英国申请加入欧共体;欧元推行后,英国不肯做第一批“欧元国”, 2016年英国宣布要退出欧盟。英国与欧盟(共同体)关系的一波三折反映了( )
A.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受害者 B.区域经济集团化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
C.民族国家的利益影响“一体化” D.欧洲分化促进多极化局面形成
4.信息化社会是学****化的社会,是终身学****的社会,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标志是( )
A.原子能技术的应用 B.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使用
C.航天技术的发展 D.克隆技术的发明
5.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欧盟、俄罗斯、日本、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根源是( )
A.世界各力量集团综合实力的对比 B.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
C.世界军事力量的多极化 D.世界各国文化的多样化
6.“工业4.0”概念即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或革命性的生产方法。该战略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一信息物理系统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据此推知,当今社会科技发展的趋势是( )
A.机械化 B.信息化 C.电气化 D.工业化
7.某作家写道:“我们不管是北京还是上海、台北、香港,在被全球化席卷而来,就是说那个浪冲过来,我们的脚站在那个沙滩里头,你要知道你的脚站的沙不完全从你的脚下整个被掏空,你一定还要有土壤。”据此,我们可以推知该作家对全球化的态度是( )
A.全球化大潮可迎不可拒 B.全球化要立足于本土化
C.全球化的本质是西方化 D.全球化无异于洪水猛兽
8.有学者指出:“冷战”终结后,全球地缘政治秩序进入自发调整期,国际政治体系宛如一个正在旋转的万花筒,充满不确定性,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毫无疑问已成为政治冲突最有效的“减震器”。材料的主旨是( )
A.全球政治体系具有明显的单极特征 B.经济全球化加剧各国间政治冲突
C.经济联系加强使各国共同利益增大 D.维护世界和平需要实行全球治理
9.要破解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经济危机、气候变化、恐怖主义及核扩散等共同难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要相互协作。这表明( )
A.经济全球化发展离不开发展中国家的参与
B.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C.发展中国家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