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B 2、D 3、B 4、A 5、C 6、A 7、A 8、D 9、B 10 、B 11、A 12、C
13、D 14、A 15、B 16、B 17、 C 18、D 19、B 20、C 21、 B 22、B 23、C 24、D 25、A 26、 B 27、C 28 C
二、非选择题
29.(1)措施: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实行“一五”计划,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6分)
(2)部门:交通运输、机械制造(汽车制造,重型机器制造)、钢铁生产。
意义: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8分)
(3)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2分)
原因:新中国成立前重工业基础薄弱;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巩固国防的需要;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6分)
30(1)变化:由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2分)
原因:国内战争基本结束,战争使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经济政治危机;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模式失败。(4分,答出两点即可)
(2)观点:罗斯福新政采取了苏联式经济手段,带有鲜明的社会主义特征。(2分)
答案1:同意。因为新政加强了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其他如限制私人企业的自由经营、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提高工人的政治地位等皆可),这在形式上带有典型的社会主义经济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