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单元测试.zip


高中 高一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8页92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文档介绍:
1
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如图为成都市郊汉墓画像砖上的《收获图》,此图可以说明当时
A.农业生产技术世界领先 B.农业工具运用较为充分
C.小农经济形态趋于成熟 D.成都平原成为农业中心
2.《朱子大全》指出:“夫农,衣食之所由出也。生民之业,莫重焉。一夫之力,所耕百亩,养生送死,与夫出赋税、给公上者,皆取具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小农经济关乎到封建社会的稳定 B.小农经济具有一定的脆弱性
C.农业是封建社会财富的主要来源 D.自给自足是小农经济的特征
3.据历史记载,汉代的大地产有些是自己经营的田庄,这往往是集农、林、牧、渔、园艺、手工业为体的生产组织,但更多的大地产是分配给佃农耕种的,地主只向农民收取地租,而不是组织生产,地租率一般为产量的一半。由此可见,汉代的大地产的存在
A.缓解了土地兼并问题 B.突出体现了自然经济特色
C.冲击了重农抑商政策 D.助推了自耕农阶层的分化
4.《论衡·程材》云:“齐部(郡)世刺绣,恒女无不能;襄邑俗织锦,钝妇无不巧”。这反映出东汉时期齐部(郡)和襄邑
A.丝织业出现雇佣关系 B.官营丝织业技术高超
C.丝织业生产的普遍化 D.抑商政策有所放宽
5.有学者认为“(北魏)均田制的实质,乃是在保证鲜卑贵族和汉族官僚地主利益的前提下,把农民束缚在国有土地之上,强制其开垦耕种,以保证国家的担赋力役”。下列项中,与该观点说法一致 的是
A.均田制实施触动社会原有私地 B.均田制是商、周井田制的再版
C.均田的实施打击官僚地主势力 D.均田制实施有助提高财政收入
6.下表为唐贞观、天宝年间南北方户数对照表。据此可知
贞观十三年(639年)
天宝十二年(753年)
地区
户数
占总数之百分比(%)
地区
户数
占总数之百分比(%)
北方道
1370569
45.1
北方道
4922183
55.0
南方道
1671302
54.9
南方道
4051451
45.0
A.北方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B.南方人口增长较北方快
C.全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D.战争导致人口大量南迁
7.南宋有学者记述:“午至鄂渚,泊鹦鹉洲前南市堤下。南市在城外,沿江数万家,塞闬(街道里巷)甚盛,列肆如栉,酒垆楼栏尤壮丽,外郡未见其比。盖川广荆、襄、淮、浙贸迁之会,货物之至者,无不售,且不问多少,一日可尽,其盛壮如此”这反映了“南市”在当时
①突破了政府在空间上的限制 ②已成为独立的商业都会
③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④贸易通宵达旦,往来不绝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
8.《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中说道:“中国的经济形态,由先秦到汉初是贵族经济,演进到东汉到魏晋南北朝,成为世族经济,隋唐之后,日渐呈现出‘士商合流’的趋势,到宋代,定型为士绅经济,历一千年左右的演进,其后再无进步。这三种经济形态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官商经济。”作者意在强调
A.古代经济形态受政治强势干预 B.区分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