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单选题
1.在1850—1870年间,英国出口商品额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比重,1851年为1/4,1861年为1/3,1871年达到了3/5。而到了1900 年,各主要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这反映了( )
A.世界贸易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B.对外贸易是国家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因素
C.世界贸易总额快速增长 D.世界贸易均衡发展
2.长篇小说《南方与北方》中的一些情节反映了19世纪中期英国的某种历史现象。下表是小说中女主人公玛格丽特的生活片段,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
地点
故事情节
赫尔斯通(南
方农业小镇)
玛格丽特与表妹伊迪丝一直在谈着结婚的仪式和礼服,还谈到使一架钢琴的琴音调整是多么困难,以及伊迪丝婚后到苏格兰旅行时应该带些什么衣服。
米尔顿(北方
工业城市)
玛格丽特在为家里寻找佣人时发现,米尔顿的女人们宁愿干工厂里薪水更高又有着更大独立性的工作,也不愿做佣人。
A.妇女外出活动增多 B.女性工作权利获得保障
C.传统社会观念变革 D.工业革命激化社会矛盾
3.1813年,英国议会取消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贸易的垄断权。国会又于1833年完全取消了该公司贸易业务,把 它变成了一个“受国王委托的”在印度进行殖民统治的政治军事和行政机构,期限为20年。这反映了( )
A.工业革命推动经济思想变化 B.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组织形式演变
C.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加剧 D.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了国家经济职能
4.近代早期欧洲的企业家组成私人公司,希望从商业贸易活动中获利。19世纪五六十年代,英法政府颁行股份公 司法,股份公司迅速成为工业社会最普遍的企业组织形式。这表明( )
A.近代早期欧洲企业以股份制为主 B.股份制企业私有制属性逐步改变
C.政府立法推动垄断组织大量出现 D.生产力推动企业组织形式的变革
5.18世纪的英国学者亨利菲尔丁描述当时的社会状况:“贵族都仿效王公的富丽堂皇,绅士都渴望贵族的得体庄严,商人走出柜台占据了绅士的空位,混乱不止于此,直到社会最底层,他们也渴望超越属于他们的层次。”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奢侈消费阻碍了英国的社会转型 B.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已被认可
C.世界市场形成改变人们生活观念 D.经济发展冲击传统社会秩序
6.20世纪初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主席西奥多•维尔反感无序竞争,认为公司最好垄断,而且垄断公司有义务为国家服务。他认为公司不应把股东利益放第一位,而应把为人民服务放第一位。公司把电话线路铺设到不能带来盈利的边远地区,而且把电话业务的定价权交给了政府。这说明该企业( )
A.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 B.渗透到各个生产环节
C.已与国家政权相结合 D.兼顾经济与社会效益
7.19世纪初期,欧洲内陆的运输量出现史无前例的盛况,因而掀起改善陆路交通的高潮,但仍无法舒解货物拥塞的情况。这种情形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各国大力保护关税使货物流通受阻 B.拿破仑战争导致港口贸易陷入困境
C.各国征收高额租税使运输成本提高 D.工业革命迅速扩展使各地产量大增
8.18世纪中期以后,在英国国家财政收入的构成中,土地税所占的比例呈现了一种逐步下降的趋势。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结构的变化 B.农业生产的衰退
C.对外贸易的发展 D.税收政策的调整
9.一位同学在查阅纺织技术革新的材料时发现了以下两则事例。这两则事例能说明( )
A.英国的工场手工业逐渐繁荣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C.工业革命时期技术不断改进 D.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10.18世纪中期后,英国逐渐出现一些新疾病,例如矽肺病(尘肺)、褐肺病(棉尘肺)、白肺病(石棉肺)、硅肺病、铅中毒、磷毒性颌疽等。这一现象表明,当时英国( )
A.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B.科学技术发展滞后
C.民主政治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