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4页 第14页,共14页 第10课同步测试 根据1851年的调查,英格兰和咸尔上农场总面积为2470万英亩,其中经营面积在10500以及500亩以上的大农场约占78.2%,经营面积在50~100英亩的中等农场约古13%,经营面积在5~50英亩的小农场仅占8.6%.同时,即使是小农场,在经营方式上也完全不同于产业革命以前的小农经济。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社会化大生产的普 B. 世界市场拓展的刺激 C. 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 D. 国家外交政策的推动 “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发生于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它使美国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科技进步:电力和能源开发、材料和材料加工、通信和信息传递技术。”下列成就中属于其表现的是( ) A.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B. 瓦特改良了蒸汽机 C. 爱迪生发明电灯 D. 西门子制造发电机 瓦特改良蒸汽机被用来带动纺织机器。此前的英国人开办棉纺厂,厂址最好临近 A. 铁路枢纽 B. 煤铁矿山 C. 油井气田 D. 山陵河流 贝尔纳在《历史上的科学》中提到:“从法拉第发现后到爱迪生的应用,中间隔了五十年,并非由于科学或技术的滞后,而主要是由于经济的和社会的原因。十九世纪中叶还无法可以使得有组织地利用科学的意图达到能生利的阶段。”贝尔纳旨在说明( ) A. 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长 B. 电力技术发展所需的条件是逐步形成的 C. 科学理论的突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D. 法拉第的发现源于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是( ) A. 首先发生在英国 B. 发明了新的交通工具 C. 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动力 D.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第3页,共14页 第2页,共14页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和探究《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一专题之后,有四人分别写出了历史小论文,他们立论的题目是: 甲:《工业革命是从蒸汽机的投入使用开始的》 乙:《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丙:《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进入“电气时代”》 丁:《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范围内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 其中符合史实、说法正确的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美国电话之父贝尔于1877年创办贝尔电话公司;爱迪生发明电灯后立即创立自己的电器公司;德国卡尔•本茨1885年发明汽油动力车,次年便成立奔驰汽车厂;美国莱特兄弟1903年制造出第一架飞机,1909年创办莱特飞机公司;瑞典化学家诺贝尔拥有100家工厂……从此类现象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经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B. 经济利益的驱动是科技进步的力量源泉 C. 大力投资重化工业成为当时的社会潮流 D. 科学技术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19世纪中叶,为处理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成堆难题,英国通过公共卫生立珐,在中央建立了专门的中央卫生机构,从总体上指导和监督英国的公共卫生管理;在地方建立相应的地方卫生机构,具体实施公共卫生的管理。这说明( ) A. 城市化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B. 英国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 工业革命推动了政府职能的完善 D. 英国已经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新全球通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一书中认为“虽然直到1917年俄国革命,社会主义者没有赢得任何政府的控制权,但是他们的批评,连同保守者和自由主义者一起,在说服政府革除早期工业化的弊端,为工人阶级提供保障方面起了巨大作用。”这说明( ) A.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B. 社会主义者、保守者和自由主义者具有共同的阶级立场 第3页,共14页 第14页,共14页 C. 资产阶级成为社会主义运动的最大受益者 D. 工人运动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19世纪以来英国多次进行议会改革。其中1832年改革使新兴工业城市取得较多议席;1867年改革进一步降低选举资格,使小资产阶级和工人上层获得选举权;1884年改革赋予农业工人选举权利。19世纪英国的三次议会改革() A. 逐渐实现了公民的普选权 B. 最终完成了议会改革的目标 C. 与经济基础的发展演变相适应 D. 巩固了议会的权力中心地位 19世纪70年代,德国和美国的工业公司已经创立了各自的实验室,并且拥有一定数量的科学家来解决一些特定的问题。尤其是两国的化学公司,发展与大学的联系,为其研究工作提供资金。这反映了 A. 研究的普遍化和工业的普及化 B. 科研的个体性和合作的必要性 C. 资本的再生性和管理的科学性 D. 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 1872年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