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总3页
湖南省五市十校2020年下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联考 历史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题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C
B
D
B
B
D
B
D
C
B
B
D
C
A
1. 【答案】A
【解析】据材料中书舍人“负责起草诏书……如认为旨意有不妥,可将其奉还”,可知中书舍人可以审议未行决策,防患未然,尽可能保证决策正确,A项正确;中书舍人是中书省高级官吏,掌判中书省之事,故材料不能说明中枢机构权力下移B项错误;门下省依然负责政令审核,C项错误;D项与题干和史实均不符合,D项错误。
2. 【答案】C
【解析】材料表明,抽选公职人员使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政治管理、承担起当家作主的责任,符合雅典公民权利平等的要求,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选任公职人员具有平等性的特点,无法说明能否避免决策失误,A项错误;能够参与政治管理的是雅典成年男性公民,不是所有雅典人,B项错误;抽选公职人员是雅典民主政治的运作方式之一,无法据此说雅典民主政治走向繁荣,D项错误。
3. 【答案】B
【解析】材料表明,工业革命最早出现的社会环境是在产品和生产要素都能够自由买卖的市场经济中,揭示出工业革命的发生得益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揭示的是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不是影响,A、C、D三项错误。
4.【答案】D
【解析】材料表明,1953-1978年,我国财政收入、支出均以国有部门为主,财政政策在国有与非国有部门之间有所区别,充分体现出国家的财政意向,体现出计划经济体制的鲜明特征,故D项正确。财政收支重点是国有部门,既不能体现保障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也无从判断能否为经济建设持续提供充足的资金,更无法说明是否合理调节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A、B、C三项错误。
5.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具体的思想主张,“施恩图报非君子,恩将仇报是小人” “得饶人处且饶人”体现的是儒家的思想,“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蔽体,食能果腹,足矣”是道家的无为淡泊的思想,“浪费一粒粮食就会遭到五雷轰顶”则体现了墨家的反对浪费的思想主张,选B符合题意。
6. 【答案】B
【解析】材料“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里天的谴告、惊骇到殃咎,对君主有一定的威慑作用,故B项正确;儒学独尊的地位是由天子赋予的,不是理论本身所具有的,故A项错误;该材料主要体现理论对君主的约束,与社会伦理没有直接联系,故C项错误;材料中体现的现象是“天人感应”理论的约束,非哲学思想,故D项错误。
7. 【答案】D
【解析】由材料“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可得出理学的博大精深;“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可得出理学的封闭性,故D符合题意;A、C两项过于片面、绝对,故A、C不符合题意;B项材料中并未直接体现,故B不符合题意。
8. 【答案】B
【解析】由材料“以与命运的斗争为主题,着重表现主人公的英雄行为”可知,希腊悲剧反映的是主人公与现实生活间的斗争,故A错误;由材料“悲剧往往……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