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专题07 文言文阅读-202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doc


初中 七年级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47页411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专题07 文言文阅读-202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doc
文档介绍:
第 1 页 共 47 页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专题07 文言文阅读(解析版)
【2022·重庆·一模】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桃花源记
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
愚公移山
《列子》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样,不正确的一项是(     )
第 2 页 共 47 页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陌:东西走向的田间小路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没有出路的地方
C.杂然相许
杂然:皆,共同
D.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彻:通
A.A B.B C.C D.D
(2)对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入把自己所知道的外面的情况都对他们说了,桃源人听了都很惊叹。
B.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里的人告诉渔人说:“不能够向外面的人说这里的情况。
C.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过去你连山的一棵草也动不了,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
D.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天帝感受到了愚公的诚心,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
(3)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乙两文均体现有我国的传统文化思想。有学者认为甲文产生的思想来源是受老子、庄子“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思想的影响,还受到儒家“大同”思想的影响;乙文则体现了道家的主张,如故事中子子孙孙无穷尽的意象实际上可以看作大道永恒而生生不息精神的寄托。
B.甲乙两文都虚构了一个带有神奇色彩的故事。甲文曾被列入志怪小说一类,故事中渔人进入桃源的经过、桃花源中生活的人、世外桃源的消失等都是奇特的;乙文中愚公年将九十尚能挖山、运土石一年才往返一次、隐土之北这个传说的地名等都是神奇的,而结尾天帝命大力神的两个子把山搬走则充猫了神话色彩。
C.甲乙两文都对我们产生深远的影响。甲文反映了人民群众对于和平宁静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出自此文的成语“世外桃源”流传至今,意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乙文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奋斗的道理,***同志曾用这个故事号召全党:团结起来一起奋斗,就一定能夺取革命的胜利。
D.甲乙两文对人物的写作方法各有不同。甲文多用白描手法描写人物,朴素简洁,显得真实自然;乙文运用对比、衬托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如愚公、京城氏之子跟智叟的对比,是真智与真愚的对比,如愚公之妻的积极献计、运土路程的遥远、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都对烘托愚公的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
【答案】
(1)B
第 4 页 共 47 页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A
(3)D
【解析】
(1)本题考查字词的解释。
B.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