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提升(一)
(一)学考达标练
1.2019年4月15日,法国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巴黎圣母院发生大火,整座建筑损毁严重。面对人类古老文明遭受如此破坏,人们不可避免地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人与历史的关系?人们能否提前发出准确的预警,把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这表明( )
①哲学思想的产生,离不开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②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思考,是哲学思想的根源
③人们的实践活动是为了适应哲学发展的需要
④哲学思想产生于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解析】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思考和追问,产生于人类实践活动,①④符合题意,②错误;哲学产生于实践的需要,③错误。故选D。
2.“没有景物,何来感情”与“没有感情,何来景物”的根本分歧是( )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B.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
C.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
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答案】C
【解析】“景物”属于物质,“感情”属于意识,题干中的两种分歧实质上是在争论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故选C;B、D属于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分歧;A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
3.马克思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主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
A.实践性 B.灵活性
C.革命性 D.科学性
【答案】C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题旨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哲学,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精神武器。故选C。
4.科学家发现,在面对危险或者恐怖场景的时候,人的大脑深处一小团叫作“杏仁核”的区域总是会进入兴奋状态。“杏仁核”受损的患者,即使面对威胁,也不会产生害怕的情感。这表明( )
A.意识的内容是由人脑决定的 B.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D.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
【答案】B
【解析】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不是由人脑决定的,A错误;是否能够产生害怕的情感取决于“杏仁核”是否功能正常,这表明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B符合题意;C阐释的是意识的内容,不符合题意;D阐释的是意识的起源,不符合题意。
5.下面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要( )
植数(树)
①尊重规律 ②重视实践 ③求真务实 ④解放思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漫画中主人公的“植数”是在错误的意识指导下进行的实践活动,它从反面启示我们要尊重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做到求真务实,①③入选;②④不符合题意。故选C。
6.“不忘初心”等网络热词真实地折射出这个时代大众的社会诉求和心理,是当今社会文化的一个缩影、一面镜子。这表明( )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B.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C.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D.意识是主观与客观的历史的统一
【答案】A
【解析】网络热词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表明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故选A;B说明了意识的起源,C说明了意识的生理基础,均不符合题意;正确的意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错误。
7.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