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备战2021年中考历史全真模拟卷(人教版)黄金卷11(解析版).docx


初中 七年级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7页1.01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备战2021年中考历史全真模拟卷(人教版)黄金卷11(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赢在中考•黄金20卷】备战2021中考历史全真模拟卷(全国通用)
黄金卷11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一、选择题(25小题,共50分)
1.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一个主要标志,下列生产工具按照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青铜农具-铁制农具
B.磨制石器-打制石器-青铜农具-铁制农具
C.青铜农具-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铁制农具
D.铁制农具-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青铜农具
【答案】A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北京人原始居民制造的石器是打制石器;山顶洞原始居民仍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西周时已用一定数量的青铜器进行农业生产;我国在春秋时期已经使用铁制农具,到战国时期已经得到推广。按时间顺序排列,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
2.据中国经济网地方党政领导人物库据2021年1月11日公开资料统计,十八大以来,省部级及以上落马官员(不含企业任职)已达206人。2018年新设立的国家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为我国的反***斗争打造了一把利剑。秦时,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称之为“风霜之吏”。此官职应是
A.御史大夫 B.丞相 C.军机大臣 D.太尉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中央政府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事。所以材料“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旨在强调的是此官的监察职能,御史大夫具有监察百官的职能,A项符合题意;而军机大臣是清朝所设。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3.总结概括某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学****历史很重要的方法。下面是一位初一同学在学了某一时期历史后作的概括,你认为这一时期是
先秦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的“北方民族大融合”南北经济发展”等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期的特点符合魏晋南北朝时期,ABC时期不分南北,没有这些特点,所以答案选择D。
4.史学家钱穆说:“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材料中“公开选拔人才”制度的特点是
A.注重门第家世 B.取士方式多样
C.关注道德品质 D.考试公平竞争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结合所学知识,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唐朝进一步完善。它改善了用人制度,是有才识的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公平竞争,进入各级政府任职,D正确;科举制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重要标准,而不是注重门第家世,排除A;科举制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不是取士方式多样,排除B;科举制注重才学,而不是道德品质,排除C。故选D。
5.小丽在学****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后做了如下总结。其中③属于
A.历史原因 B.历史意义 C.历史过程 D.历史结论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这是对安史之乱作出的一个评价,属于安史之乱的历史结论,D项符合题意;A项历史原因是开元末年以后,唐朝政治日趋***,排除;B项安史之乱完全是一场内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地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如果说其历史意义那就是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排除;C项历史过程:唐朝将镇守西北地区的精兵悉数内调,在北方少数民族军队的援助下,反击叛军,最终于763年平定叛乱,排除。故选D。
6.(2020·湖南雨花�初一期末)费正清《中国的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认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下面最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都城长安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 B.郑和七下西洋
C.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D.在广州设立十三行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业贸易的繁荣也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但长期以来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早在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商业十分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选项C符合题意;唐朝都城长安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A排除;明朝郑和七下西洋,B排除;清朝在广州设立十三行,D排除。故选择C。
7.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