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专题22 物理量估测(讲义)-【教育机构专用】初三物理寒假讲义.docx


初中 九年级 上学期 物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9页40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专题22 物理量估测(讲义)-【教育机构专用】初三物理寒假讲义.docx
文档介绍:
专题22 物理量估测(讲义)
一、知识梳理
1.估测题是利用所学的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生活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和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和取值范围合理估测。估算法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估算题的特点是物理背景或物理过程比较模糊,待求量与已知量之间的联系比较隐蔽,解题过程中常需要对实际问题作出恰当的处理。不追求数据的精确而强调方法科学合理,要求考生具有较高的科学素质。
估测题的难度不大,涉及声、光、热、力、电各版块的内容,并将其融合到一起进行命题。估测题常见对长度、时间、速度、温度和热量、质量和重力、体积和容量、压力和压强、功和功率等常见物理量的估测,考查一般为数值判断式和单位判断式两种。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四个选项涉及对四个不同物理量的估测或估算,估算要求结果接近实际。
1.解题方略
估测题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这一理念,通常以实际生活中常见的背景材料为载体,重点考查对生活中物理量的掌握情况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即对知识的活学活用。要求不仅要熟悉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的大概数值,还要能根据这些去衡量一些未知的物理量。解答估测题通常有以下三种方法:
(1)经验积累法: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直接判断估测值。
如:人步行的速度约1.1m/s;中学生手指指甲的宽度约为1cm、铅笔的长度约为25cm;物理课本的宽度、课桌的宽度、考试所用答题卡的宽度等,可以在考场直接测量。
(2)公式换算法:估测并非熟悉的物理量或单位时,可通过相关公式将不熟悉的物理量转换成熟悉的物理量或将不熟悉的单位转换成熟悉的单位。
如:考试用的答题卡宽度约30dm,换算单位后是300cm或3m,参考试卷的宽度就很容易判断它是错的。
(3)分析比对法:从我们所熟知的某些物理量经验值入手,推断其他不熟悉的物理量的数值,然后再和答案对比。
如教室的高度不清楚,但知道自己的身高是160cm,教室差不多是两个自己的高度,约320cm左右,合3.2m,即可判断出选项的正误。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一:靠前速记
常见估测量
参考值
长度
①课桌高度约为80cm;②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cm;③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9cm;④教室的高度约3m;⑤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⑥椅子的高度约为42cm;⑦一张纸的厚度约80μm;⑧学生步距50cm、***正常两步间距1.5m;⑨窗玻璃厚度几mm等。
时间
①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0.4s;②正常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0.8~1s;③普通中学生百米成绩约为15s、百米世界记录约为9.8s;④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5min;⑤国歌播放一遍约为46s等。
速度
①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②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108m/s;③自行车的速度约5m/s;④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等。
温度
①人的正常体温在37℃左右;②人感觉最舒服的环境温度为24℃~26℃;③洗澡水的合适温度是40℃~50℃;④盛夏中午的室外温度为30℃以上;⑤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1个标准大气压下);⑥沸水的温度为100℃(1个标准大气压下)。
质量
①一个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kg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