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专题08 运动和力-(2022-2020)三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初中 九年级 上学期 物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40页4.86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专题08 运动和力-(2022-2020)三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专题08 运动和力
【2022年】
一、单选题
1.(2022·江苏常州)如图所示,2022年北京冬奥会高山滑雪比赛,运动员与旗门杆(弹性杆)发生碰撞,导致运动员滑行速度明显变慢且杆明显变弯。碰撞过程中,杆阻碍运动员滑行的力与运动员撞击杆的力,属于(  )
A.同一个力
B.一对平衡力
C.一对相互作用力
D.同一物体受到的不满足平衡条件的两个力
【答案】C
【解析】
杆阻碍运动员滑行的力,是作用在运动员上的力,运动员撞击杆的力是杆受到的作用力,两个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所以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22·江苏宿迁)如图所示为小阳同学在体育测试中“原地掷实心球”的场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球离开手后继续在空中飞行时不受重力作用
B.球在地面上滚动时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球在飞行过程中,若所受外力突然消失,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球运动到最高点时惯性消失
【答案】C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解析】
A.地面附近的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球离开手后继续在空中飞行时也会受重力作用,故A错误;
B.球在地面上滚动时,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球在飞行过程中,若所受外力突然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D.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所以球运动到最高点时惯性不会消失,故D错误。
故选C。
3.(2022·湖北鄂州)2022年3月23日,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集中收看了中国空间站进行的第二次太空授课,其中太空抛物实验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物体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为了验证牛顿第一定律,宇航员王亚平拿着冰墩墩转身面向叶光富,将冰墩墩水平向叶光富扔过去。不考虑舱中的空气阻力,王亚平抛出冰墩墩后,冰墩墩将(  )
A.沿抛物线快速下落 B.竖直下落
C.沿原方向加速运动 D.沿原方向匀速运动
【答案】D
【解析】
ABCD.王亚平抛出冰墩墩后,因冰墩墩处于失重状态,且所受的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它处于不受力状态,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4.(2022·湖北鄂州)乘上公交车后,车很快就到了校门口,司机踩下刹车,你不自觉地向前倾,幸好你及时抓紧了扶手。关于刹车时你向前倾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你没站稳
B.你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C.你具有惯性
D.如果鞋底光滑,你就会纹丝不动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答案】C
【解析】
AC.人与车行驶,紧急刹车时,由于人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所以人会向前倾倒,与是否站稳无关,故A错误,C正确;
B.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应该说具有惯性,故B错误;
D.如果鞋底光滑,摩擦力变小为0,在急刹车时,人整体向前滑动,不会纹丝不动,故D错误。
故选C。
5.(2022·湖北鄂州)吃完早餐,你走向公交站,准备乘车去上学。你在地面上行走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脚与地面间有摩擦力
B.鞋底有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C.你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你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如果地面绝对光滑,你可以走得更快
【答案】A
【解析】
AD.人在路面上行走利用了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力,假如地面绝对光滑,摩擦力消失,人将无法行走,故A正确,D错误;
B.运动鞋底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鞋和地面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错误;
C.你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你的支持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故选A。
6.(2022·江苏徐州)在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总会受到摩擦力,因为绝对光滑的平面是不存在的。但有时不考虑摩擦,例如研究小球从斜面上滚下的运动规律时,把斜面当作光滑的,对于这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际不存在光滑平面,会得到虚假结论
B.和实际情况不同,会得到错误结论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C.有影响因素没有考虑到,结论会有较大偏差
D.忽略次要的影响因素,结论可以突出本质特征
【答案】D
【解析】
有些物理问题、现象、过程非常抽象,为了更好的研究问题,我们可以忽略一些次要因素对问题的影响,突出主要因素对问题的影响,建立起来的能反应事物本质特征的抽象的理想化模型,同样使问题变得直观、形象,易懂,结论可以突出本质特征,完成对问题的探究。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7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