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化学-2020年中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一).doc


初中 七年级 上学期 化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00页4.04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化学-2020年中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一).doc
文档介绍:
考点解读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2.会运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3.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
4.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学会描述化学反应中的一些反应现象。
5.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中考预测
在2020年的中考中,空气和氧气可能会与环境热点问题相结合,以选择、实验题的形式进行考查,难度比较小。
氧气的相关知识是高频考查点,可能会结合人们当前关注的空气污染事件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空气的成分、污染及防治,也可能结合实验考查氧气、氮气的化学性质以及在空气中的含量,在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中都可以出现。另外,物质与氧气反应的现象与条件也可能考查,命题形式通常为选择,判断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描述是否准确。有关催化剂的考查可能会出现在氧气的制取相关试题中,主要考查催化剂的概念。
1.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题的解题方法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经常作为实验探究题出现在中考题中。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是以不变应万变,只要牢牢掌握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化学方程式、实验现象以及误差分析方法,即使试题中的装置再复杂,形式再新颖,也不难解决。解决这类问题时要特别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关注:
(1)除氧气的试剂在空气中只与氧气反应且不生成气体物质。
(2)除氧气的试剂要过量。
(3)注意与氧气性质的联系:碳、硫等能与氧气反应但生成物是气体;铁在空气中与氧气只能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
(4)冷却至室温时,再打开止水夹。
(5)装置的气密性要良好。
(6)实验操作的紧凑和连贯性:燃烧匙迅速放入、瓶塞立即塞紧。
注意啦!
空气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一般是指体积分数,而不是质量分数。
2.空气的污染源及污染指数
空气污染主要有两个方面:有害气体和粉尘。
空气污染指数: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可吸入颗粒物。
注意啦!
二氧化碳虽然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但不属于“空气污染指数”需要监测的污染物。
3. 与氧气反应的现象
反应物
在空气中燃烧
在氧气中燃烧
木炭
保持红热
发出白光
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镁带
发出耀眼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不燃烧,持续加热发红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物
化学方程式
木炭
C+O2CO2

S+O2SO2
白磷或红磷
4P+5O22P2O5
镁带
2Mg+O22MgO

3Fe+2O2Fe3O4
氢气
2H2+O22H2O
注意啦!
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①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是产物五氧化二磷以固体颗粒形式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而不是小液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雾。
②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无火焰;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4. 氧气的制法
分类
实验室制法
工业制法
方法
分解过氧化氢
加热***酸钾
加热高锰酸钾
分离液态空气
反应
原理
2H2O22H2O+O2↑
根据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
反应
装置
收集方法
排水法
优点:易于收集到较纯的气体;便于观察气体是否已经收集满
缺点:装置较复杂
向上排空气法
优点:操作方便
缺点:收集的气体可能不纯;较难判断是否集满
操作步骤(以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为例):
①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把药品装入试管内,使之平铺在试管底部;
③定: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点:点燃酒精灯加热;
⑤收:收集气体(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
⑥离:把导气管撤离水槽;⑦熄:熄灭酒精灯。
注意啦!
(1)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部,使其均匀受热。
(2)铁夹要在距离试管口1/3处。
(3)导管不宜伸入试管过长,不利于气体导出。
(4)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5)如果实验所用药品为高锰酸钾,通常要在试管口塞上一团棉花,以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随氧气进入导气管。
(6)排水法集气时,当气泡连续且均匀从导管口放出时再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混有空气。制备出的氧气收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