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2021届高考二轮精品专题六 古代诗歌鉴赏 教师版.docx


高中 高二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35页209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2021届高考二轮精品专题六 古代诗歌鉴赏 教师版.docx
文档介绍:
2017年高考“最后三十天”专题透析
好教育云平台--教育因你我而变
4
专题 六
××
古代诗歌鉴赏
考向预测
[考情报告]
2020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考点分析一览表
卷别
体裁
考查内容
考查角度
命题特点
2020年全国新课标卷Ⅰ、Ⅱ、Ⅲ
宋诗+唐诗
陆龟蒙《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王安石《读史》陆游《苦笋》
①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作用;②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鉴赏表达情感的技巧
题型:均为一道4选1的选择题和一道主观题。时代和题材:所选诗歌体裁以唐宋诗为主,在备考中全面涉猎各朝代的各题材诗歌作品的同时,仍要加大对唐宋诗歌备考的力度。作家作品:不倾向名家名作,多选择名家较生僻的作品。考点:对形象、思想情感、表达技巧的考查是诗歌鉴赏命题的重点,尤其是思想情感的考查每年都会涉及。
知识与技能的梳理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
2017年高考“最后三十天”专题透析
好教育云平台--教育因你我而变
4
诗歌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它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
(一)鉴赏人物形象
鉴赏人物形象,是古诗词常考考点之一。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二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古代诗歌中抒情主人公一般指作者自己,常常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变化显示出来。而作者在诗歌中塑造、刻画的形象,往往是作者的“代言人”,是“诗化了的作者自我”,从作者对诗歌中人物或隐或显的态度倾向、理解评价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感情、理想志向。
[设问方式]
1.诗中塑造了一位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2.诗中刻画的某种形象有怎样的特征?请简要分析。
[答题技巧]
1.在回答人物形象类题目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区分诗中的形象是抒情主人公还是诗人之外的形象。(2)注意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一般来说,作者在塑造人物时往往综合运用描写手法,如语言、动作、肖像、环境,特别是细节描写,还有正面、侧面描写等。(3)要结合作者对于人物的描写,概括出人物的特点。(4)注意分析作者塑造人物的意义。(5)对于诗人自身的分析要注意结合作者的处境、写作背景,要知人论世。
2.答题步骤:
(1)结合诗(词)题、注释等确定诗歌所描写形象的基本身份(将军、英雄、隐士等)。
(2)结合诗(词)句分析并概括形象的基本特征(外貌仪表、性格品质等)。
(3)分析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时代意义或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情感。(这一步需不需要,要视题目要求而定)
(二)鉴赏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为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而精心裁剪、设计的。一般有景物描写(季节、时节、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一切景语皆情语”,景语是人物(往往是诗人自己)感情的外在表现,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外”,诗人的情感一旦被激活,其触目所见之物之景,均会染上强烈的主观色彩。这种客观之景物(山川、草木等)与诗人主观情感结合在一起便是意象。可以说,意象是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鉴赏这类抒情诗,要善于体会诗歌由意象所创设的生活画面而呈现的艺术境界,即意境。一般来说,诗歌意境或雄浑壮丽,或清幽明净,或沉郁孤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
2017年高考“最后三十天”专题透析
好教育云平台--教育因你我而变
4
[设问方式]
1.诗人依照怎样的顺序描写了哪些景物?
2.试描绘诗中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3.诗中的景物营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4.简要赏析诗中的景物描写。(简要赏析诗中景与情的关系)
[答题技巧]
1.做鉴赏景物形象题,要注意的是,景物形象在写景诗和抒情诗中都是用来表现主观感情的,诗中的景物形象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读这类诗,要善于由景及情,由各类景象触摸诗人内在的情感脉动。
(1)注意捕捉景物的色彩色调,把握住意象特征。具体有两方面:
①关注时令色彩,即不同季节的景物,感受诗人所投射的不同的感情,找到景与情的结合点,以体味诗歌独特而深邃的意境,把握作品的基调底色。如早春的景物是欣欣向荣的,流露出的多半是喜悦;而暮春表现的是感伤、惋惜和留恋;秋冬表现的则是凄清、肃杀和悲凉。
②关注冷暖色调。古诗中的景物有冷暖之分。暖色调的景物流露出的作者情感往往是喜悦和欢快的,冷色调的景物流露出的作者情感往往是忧郁和愁苦的。
(2)关注虚实,把握住画面内涵。古诗中的景,分实景与虚景。有的诗,既有实景,又有虚景。由实到虚,可激发读者的想象,丰富画面的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