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数学第5讲 数列的综合应用.doc


高中 高三 上学期 数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3页354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数学第5讲 数列的综合应用.doc
文档介绍:
第5讲 数列的综合应用
考点一 等差、等比数列的综合(综合型)
求解此类问题应“瞄准目标”,灵活应用数列的有关性质,简化运算过程.求解过程中注意合理选择有关公式,正确判断是否需要分类讨论.
(2018·高考北京卷)设{an}是等差数列,且a1=ln 2,a2+a3=5ln 2.
(1)求{an}的通项公式;
(2)求ea1+ea2+…+ean.
【解】 (1)设{an}的公差为d.
因为a2+a3=5ln 2,
所以2a1+3d=5ln 2.
又a1=ln 2,所以d=ln 2.
所以an=a1+(n-1)d=nln 2.
(2)因为ea1=eln 2=2,=ean-an-1=eln 2=2,
所以{ean}是首项为2,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所以ea1+ea2+…+ean=2×=2(2n-1)=2n+1-2.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综合问题的解题策略
(1)分析已知条件和求解目标,确定最终解决问题需要首先求解的中间问题,如求和需要先求出通项、求出通项需要先求出首项和公差(公比)等,确定解题的顺序.
(2)注意细节.在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综合问题中,如果等比数列的公比不能确定,则要看其是否有等于1的可能,在数列的通项问题中第一项和后面的项能否用同一个公式表示等,这些细节对解题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提醒] 在不能使用同一公式进行计算的情况下要注意分类讨论,分类解决问题后要注意结论的整合. 
 (2020·吉林第一次调研测试)设Sn为数列{an}的前n项和,已知a2=3,an+1=2an+1.
(1)证明:{an+1}为等比数列;
(2)求{an}的通项公式,并判断n,an,Sn是否成等差数列?说明理由.
解:(1)证明:因为a2=3,a2=2a1+1,所以a1=1,
因为an+1=2an+1,所以an+1+1=2(an+1),
所以{an+1}是首项为2,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2)由(1)知,an+1=2n,所以an=2n-1,
所以Sn=-n=2n+1-n-2,
所以n+Sn-2an=n+2n+1-n-2-2(2n-1)=0,
所以n+Sn=2an,即n,an,Sn成等差数列.
考点二 数列与数学文化(应用型)
解决数列与数学文化相交汇问题的关键:一是读懂题意,即会“脱去”数学文化的背景,提取关键信息;二是构造模型,即由题意构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或递推关系式的模型;三是“解模”,即把文字语言转化为求数列的相关信息,如求指定项、公差(或公比)、项数、通项公式或前n项和等.
(1)(2020·湖南衡阳三模)中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有如下问题.今有牛、马、羊食人苗,苗主责之粟五斗,羊主曰:“我羊食半马.”马主曰:“我马食半牛.”今欲衰偿之,问各出几何?此问题的译文如下:今有牛、马、羊吃了别人的禾苗,禾苗主人要求赔偿5斗粟.羊主人说:“我的羊所吃的禾苗只有马的一半.”马主人说:“我的马所吃的禾苗只有牛的一半.”打算按此比例偿还,他们各应偿还多少?该问题中,1斗为10升,则马主人应偿还的粟(单位:升)为(  )
A.       B.
C. D.
(2)(2020·北京市石景山区3月模拟)九连环是我国从古至今广为流传的一种益智游戏,它用九个圆环相连成串,以解开为胜.据明代杨慎《丹铅总录》记载:“两环互相贯为一,得其关捩,解之为二,又合而为一.”在某种玩法中,用an表示解下n(n≤9,n∈N*)个圆环所需的最少移动次数,数列{an}满足a1=1,且an=则解下4个环所需的最少移动次数a4为(  )
A.7 B.10
C.12 D.22
【解析】 (1)5斗=50升.设羊、马、牛的主人应偿还粟的量分别为a1,a2,a3,由题意可知a1,a2,a3构成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且S3=50,则=50,解得a1=,所以马主人应偿还粟的量为a2=2a1=,故选D.
(2)因为数列{an}满足a1=1,且an=所以a2=2a1-1=2-1=1,所以a3=2a2+2=2×1+2=4,所以a4=2a3-1=2×4-1=7.故选A.
【答案】 (1)D (2)A
数学建模是指对现实问题进行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有关数列的应用问题,是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用数学的思想分析数列问题,用数学的语言表达数列问题,用数学的知识得到数列模型,用数列的方法得到结论,验证数学结论与实际问题的相符程度,最终得到符合实际规律的结果. 
1.(2020·广东潮州二模)我国古代名著《九章算术》中有这样一段话:“今有金箠,长五尺,斩本一尺,重四斤,斩末一尺,重二斤.”意思是:现有一根金箠,长5尺,头部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