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易错点24 水的电离平衡-备战2023年高考化学考试易错题(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三 下学期 化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9页1.57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易错点24 水的电离平衡-备战2023年高考化学考试易错题(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易错点24 水的电离平衡
易错题【01】液酸碱性的判断方法
(1)根据pH、pOH、pKW进行判断。
pH<pKW<pOH,溶液呈酸性;pH=pOH=pKW,溶液呈中性;pOH<pKW<pH,溶液呈碱性。
其中:pOH=-lgc(OH-),pKW=-lgKW,pH+pOH=2pKW。
(2)常温下,已知pH之和的酸、碱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酸碱性分析
①两强混合
a.若pH之和等于14,则混合后溶液显中性,pH=7。
b.若pH之和大于14,则混合后溶液显碱性,pH>7。
c.若pH之和小于14,则混合后溶液显酸性,pH<7。
②一强一弱混合
pH之和等于14时,一元强酸溶液和一元弱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呈碱性;一元强碱溶液和一元弱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呈酸性。
易错题【02】图解量器错误读数产生的误差
(1)俯视和仰视(如图b和图c)
①如图b,当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由于俯视视线向下倾斜,寻找切点的位置在凹液面的上侧,读数高于正确的刻度线位置,即读数偏大。(量筒刻度从下到上逐渐增大)
②如图c,当用滴定管测量液体的体积时,由于仰视视线向上倾斜,寻找切点的位置在液面的下侧,因滴定管刻度顺序与量筒不同,仰视读数偏大。(滴定管刻度从下到上逐渐减小)
(2)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两次视线呈三角形,读的体积小于实际体积(如图d);两次视线呈梯形,读的体积小于实际体积(如图e)。
易错题【03】突破酸碱中和滴定曲线中的粒子浓度关系
(1)抓反应“一半”点,判断是什么溶质的等量混合;
(2)抓“恰好”反应点,生成的溶质是什么?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3)抓溶液的“中性”点,生成什么溶质,哪种物质过量或不足。
(4)抓反应的“过量”点,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判断哪种物质过量。
易错题【04】滴定方式及应用:
滴定方式
实例
直接滴定法
许多还原性物质Fe2+、NO2-、H2O2、C2O42−等。如5H2O2+2MnO4-+6H+=5O2↑+2Mn2++8H2O
返滴定法
氧化性物质可用返滴定法。例如,测MnO2含量时,可在H2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2C2O4标准溶液,待与MnO2作用完毕后,用KMnO4标准液滴定过量的C2O42−。
MnO2+C2O42−+4H+=Mn2++2CO2↑+2H2O,2MnO4-+5C2O42−+16H+=2Mn2++10CO2↑+8H2O
间接滴定法
某些非氧化性物质,可以用间接滴定法进行测定。例如,测Ca2+含量时,先将Ca2+沉淀为CaC2O4,再用稀硫酸将所得沉淀溶解,用KMnO4标准液滴定溶液中的H2C2O4,间接求得Ca2+含量。CaC2O4+2H+=H2C2O4+Ca2+,2MnO4-+6H++5H2C2O4=2Mn2++10CO2↑+8H2O
典例分析
例题1、已知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 mol·L-1的一元酸HA与b mol·L-1的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  )
A.a=b
B.混合溶液的pH=7
C.混合溶液中,c(H+)= mol·L-1
D.混合溶液中,c(H+)+c(B+)=c(OH-)+c(A-)
【解析】溶液呈中性,说明c(H+)=c(OH-),而水的离子积Kw=c(H+)·c(OH-)=c2(H+),所以c(H+)= mol·L-1,C正确。A项中a=b,不知酸和碱的强弱,故不好判断溶液酸碱性;B项中没有指明在25 ℃时,pH=7不能作为溶液呈中性的依据;D项为电荷守恒,不能判定该溶液呈中性。
例题2、25℃时,分别用浓度为、和的NaOH溶液滴定浓度不同、体积均为20mL的3种HCl溶液,测得3个溶液的pH随变化的曲线如图,在恰好中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以a作指示剂时,滴定终点颜色变化为无色恰好变为浅红色
B.曲线X、Y、Z对应的
C.滴定溶液浓度不宜过高,因为在中和点附近多加l滴溶液引入的误差较大
D.由图可知溶液浓度越小,突跃范围越大,可供选择的指示剂越多
D【解析】a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为8-10,则a为酚酞,滴定终点颜色变化为无色恰好变为浅红色,A正确;根据滴定后pH 值,可知曲线X、Y、Z对应的,B正确;滴定溶液浓度不宜过高,因为盐酸浓度不确定,两者弱浓度差较大,中和点附近多加l滴溶液引入的误差较大,C正确;由图可知溶液浓度越小,突跃范围越大,可供选择的指示剂越少,D错误。
例题3、(1)成品中S2-的含量可以用“碘量法”测得。称取m g样品,置于碘量瓶中,移取25.00 mL 0.100 0 mol·L-1的I2-KI溶液于其中,并加入乙酸溶液,密闭,置暗处反应5 min,有单质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