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中历史第1部分 专题突破 板块综合检测1.docx


高中 高一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1页42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中历史第1部分 专题突破 板块综合检测1.docx
文档介绍:
板块综合检测一
一、选择题(本题共24题,每题2分,共48分)
1.(2022·南宁一模)下面表格为尧舜禹时期相关史实的记载。据此推断,该时期(  )
记述
出处
尧舜时期,已设有辅佐他们的四岳、十二牧、司空、司徒、士、共工、虞、秩宗、典乐、纳言等官职
《尚书·尧典》
舜命皋陶作“士”(国家法官);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眚灾肆赦,怙终贼刑
《尚书·舜典》
皋陶于是敬禹之德,令民皆则禹,不如言,刑从之
《史记·夏本纪》
A.形成了严密的官僚体系
B.原始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C.实行严格的思想控制
D.具备了早期国家基本雏形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分析可知,尧舜禹时期,有阶级对立和国家机器,说明国家的基本特征已经具备,D项正确;材料能够体现该时期有官职但不能体现形成严密体系,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原始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排除B项;“令民皆则禹,不如言,刑从之”的含义是:皋陶此时敬重禹的功德,命令天下都学****禹的榜样,不是思想控制,排除C项。
2.(2022·咸阳一模)西周实行“朝聘制度”。“诸侯之于天子,比年(每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朝”是诸侯亲自去王都朝拜天子,“聘”指诸侯派大夫代表自己去问候天子。当朝不朝,天子将对违制诸侯进行处罚。据此可知,当时(  )
A.血缘与政治紧密结合
B.礼制与政治相结合
C.周王扩大了统治区域
D.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可知,西周实行“朝聘制度”。“朝”是诸侯亲自去王都朝拜天子,“聘”指诸侯派大夫代表自己去问候天子。当朝不朝,天子将对违制诸侯进行处罚,这说明礼制与政治相结合,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周天子与诸侯之间有血缘关系,也无法体现西周的统治区域扩大,排除A、C两项;商周时期尚未实现中央集权,排除D项。
3.(2022·茂名模拟)西周汲取前朝灭亡的教训,提出“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其中“德”包括敬天、敬宗、保民三方面,尤其要“怀保小民”。这反映出西周(  )
A.统治思想的理性色彩增强
B.注重对小农经济的保护
C.利用宗法制维护民众利益
D.仁政思想受到高度重视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其中‘德’包括敬天、敬宗、保民三方面,尤其要‘怀保小民’”可以看出,西周统治者强调保民,体现了其统治思想展现出民本的思想,这与夏商的神本思想相对,这说明西周统治思想的理性色彩增强,A项正确;这一时期还没有小农经济,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保民,没有体现用宗法制维护民众利益,排除C项;仁政思想是孟子提出的,排除D项。
4.《左传》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贵族之间不管是***、偿赎、馈赠、献纳等经济交往,大都是车马衣帛器物之类,而非货币。这表明当时(  )
A.政府放弃了抑商政策
B.社会形势影响货币形态
C.商业受小农经济制约
D.商品经济发展水平有限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不管是***、偿赎、馈赠、献纳等经济交往,大都是车马衣帛器物之类,而非货币”反映出物物交换较多,体现出当时商品经济发展水平有限,D项正确;抑商政策出现于战国时期,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货币形态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小农经济对商业发展的影响,排除C项。
5.(2022·黔南模拟)《从春秋到战国》中讲述,公元前9世纪,楚国先祖雄渠自称“我蛮夷也”;战国时期,楚国国君宣称“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这一变化反映出(  )
A.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
B.楚国实力最为强大
C.华夏认同感逐渐增强
D.战争利于文化交流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时期的楚国自认为是蛮夷,而战国时期的楚国认为自己是中原文化的一部分,这是对中原文化的认同,C项正确;此时并未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排除A项;“楚国实力最为强大”的说法过于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战争会造成对经济文化的阻碍,排除D项。
6.(2022·内蒙古包钢一中一模)《荀子·礼论篇》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族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这一观点(  )
A.开启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B.与当时政治生态的失序有关
C.突出了“隆礼重法”的理念
D.认为天命要重于先祖和君师
答案 B
解析 “三本说”的提出是在战国时期,此时周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分封制日趋瓦解,政治生态失序,B正确;材料能够体现“天人合一”思想,但不能表明是该思想的开端,排除A;材料主要体现了荀子的“隆礼”理念而没有体现出“重法”思想,排除C;材料中荀子的“三本说”认为“天地”“先祖”“君师”都是根本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