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地理微考点519 城市水文效应 2023年高考总复习地理微考点狙击与专项突破.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地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2页3.27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地理微考点519 城市水文效应 2023年高考总复习地理微考点狙击与专项突破.docx
文档介绍:
高频考点519  城市水文效应 涝灾害
城市水文效应 
城市化的过程增大了人类社会与周围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城市兴建和发展后,大片耕地和天然植被为街道、工厂和住宅等建筑物所代替,下垫面的滞水性、渗透性、热力状况均发生明显的变化,集水区内天然调蓄能力减弱,这些都促使市区及近郊的水文要素和水文过程发生相应的变化。城市的热岛郊应、凝结核效应、高层建筑障碍效应等的增强,使城市的年降水量增加5%以上,汛期雷暴雨的次数和暴雨量增加10%以上。地表不透水面积比重很大,地下满布着排水管道的市区,截留、填洼、下渗的损失水量很少,水流在地表及下水道中汇流历时和滞后时间大大缩短,径流系数和集流速度增大,使城市及其下游的洪水过程线变高、变尖、变瘦,洪峰出现时刻提前,城市地表径流量大为增加。
城市迅速膨胀,人口高度集中,工业迅速发展,城市需水量也急剧增加。城市居民用水的消耗定额平均为农村居民的5~8倍,新兴工业的耗水量更多,对水质的要求更高,故城市用水量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人口增长的速度。城市供水日益紧张,原来的地表水源和供水设施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许多城市超量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资源日趋枯竭,不仅带来了水资源危机,甚至造成地面沉降的危害。为此,不少城市采取远距离引水的途径,以解决城市供水不足的问题。
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向河流排放,工业废气向大气排放后形成的酸雨,使天然水体受到污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严重危及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通常在枯水季节,河川径流减少,稀释能力削弱,水质更趋恶化。在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其下游水体一般都受到污染。天然水体水质恶化更加剧了城市水资源的紧缺。
【拓展提升】
城市渠化是指将城市内河河道取直,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天然河道变***工明渠(下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各地在城市化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城市渠化现象,其主要作用是(     )
A.改善城市供水条件 B.增强排污排涝能力
C.提升内河航运能力 D.降低城市空气污染
2.城市渠化对地理环境的负面影响是(     )
A.河流流速减慢,泥沙淤积加重 B.河道取直、水质恶化
C.底栖生物生存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D.加强与地下径流的联系,地下水位上升
【答案】1.B 2.C
【解析】1.由所学知识可知,天然河道供水能力更强,A错误;城市渠化现象,通过裁弯取直和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原来蜿蜒多变、流动缓慢的天然河流,改造成为外形归顺、水流顺畅的人工河道,以达到稳定河势,加大过流能力,尽快宣泄洪水的目的,能及时排除地表积水到渠中,增强排污排涝能力,B正确;城市渠化把天然河道变***工明渠,增强河道排水能力,主要作用不是提升航运能力,C错误。城市渠化并不具备很强的观赏性,因此D错误。故选B。
2.由所学知识可知,城市渠化使河流流速加快,减少泥沙淤积,A错误;河道取直,水流加快,水质在一定程度净化加快,B错误;河道硬化,破坏了河底生物的生存环境,一些生物难以生存,生物多样性减少,C正确;阻断与地下径流的联系,阻断了地下水位的补充来源,地下水位下降,D错误。故选C。
城市植被覆盖度与不透水面覆盖度影响城市热岛效应的强度。表为2017年南京市夏季不同植被覆盖度区间下的地表降温速率与不同不透水面覆盖度区间下的地表增温速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覆盖度(%)
0~25
25~50
50~75
75~100
植被降温速率(%)
3.7
5.3
5.5
7.5
不透水面增温速率(%)
8.2
5.4
5.1
2.4
3.研究表明,南京市冬季不透水面的增温效应不明显甚至出现降温效应,合理的解释是冬季(     )
①太阳高度小,楼房遮阳作用强②利于降雪积蓄,反射率高③昼短夜长且昼夜长短相差大④不透水面夜晚降温幅度大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只考虑植被与不透水面两类地表覆盖物的情况下,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最佳的植被覆盖度(a)和不透水面覆盖度(b)组合方案是(     )
A.a:0~25%,b:75%~100% B.a:25%~50%,b:50%~75%
C.a:50%~75%,b:25%~50% D.a:75%~100%,b:0~25%
【答案】3.C 4.A
【解析】3.①冬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小,楼房影子长,遮阳作用强,不透水面接受阳光照射时间短,因此不透水面的增温效应不明显,①正确。南京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冬季温和,降雪少,②错误。冬季南京昼短夜长且昼夜长短相差大,地表增温时间远少于降温时间,所以不透水面的增温效应不明显,③正确。受比热容影响,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