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国际合作-2023年高中地理二轮小专题练习(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地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4页679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国际合作-2023年高中地理二轮小专题练习(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2023年高中地理二轮小专题练****新课标)
【区际联系与区域发展】:国际合作
“一带一路”东起中国,西到欧洲,经过中亚、南亚等地区,其宗旨在于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下图为:“一带一路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一带一路”东、中、西部的经济具有互补性,主要表现在(   )
A.东部工业发达,向西欧大量出口高技术产品
B.中亚石油、天然气丰富,需要寻求消费市场
C.西部经济发达,向国外引进大量廉价劳动力
D.南亚的农业发达,向外大量出口粮食和水果
2.影响“一带一路”西端主要农业发展的首要自然条件是(   )
A.交通条件优越 B.市场需求量大 C.气候温和湿润 D.土地资源丰富
【答案】1.B    2.C
【解析】1.西欧的高新技术工业要比东部的中国发达,向西欧大量出口高技术产品不正确,A错误;西部经济发达,向国外引进大量高素质劳动力,C错误;南亚国家为发展中国家,且多数国家人口众多,本国需求大,不能向外大量出口粮食和水果,D错误;中亚石油、天然气丰富,但是本国需求小,所以需要寻求消费市场,B正确。故选B。
2.西端是指欧洲最西部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乳畜业,由于欧洲西部气候温和湿润,阴雨天气多,光照不足,不利于谷物的成熟,却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有利于发展乳畜业,因此气候是其发展乳畜业的首要自然条件,C正确。交通、市场属于人文条件,欧洲人口稠密,土地资源并不丰富,ABD错误。故选C。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通过一些措施抵消自身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碳中和应对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地荒漠化 B.生物多样性锐减 C.臭氧层破坏 D.全球气候变暖
4.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措施有(   )
①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 ②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
③开发利用清洁能源,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④开展国际合作,控制***利昂的排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3.D    4.A
【解析】3.结合材料: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通过一些措施抵消自身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碳中和”提出主要为了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二氧化碳增多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碳中和”应对的环境问题为全球气候的变暖,D正确;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和臭氧层破坏与 “碳中和”无关,ABC错误,故选D。
4.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可以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有利于实现碳中和,①正确;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②正确;开发利用清洁能源,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可以减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使用,减少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③正确;开展国际合作,控制***利昂的排放,可以减少对臭氧层的破坏,对实现碳中和没有作用,④错误。故选A。
《中巴经济走廊远景规划(2017~2030年)》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巴基斯坦“愿景2025”深入对接,为中巴合作带来新机遇。下图为“我国企业在中巴经济走廊重大投资项目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我国企业投资项目主要集中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