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地理微考点:+陆地环境大纲知识点-备战2023年高考总复习地理微考点狙击与专项突破.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地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3页2.98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地理微考点:+陆地环境大纲知识点-备战2023年高考总复习地理微考点狙击与专项突破.docx
文档介绍:
高频考点592  ​第五单元 陆地环境
1、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表到莫霍介面)、地幔(莫霍面—古登堡面)、地核(古登堡面以下)
2、岩石圈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之上)
3、岩石成因分类: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沉积岩(层理构造、有化石)、变质岩。
4、地壳物质回圈:岩浆冷却凝固→岩浆岩-外力→沉积岩-变质→变质岩-熔化→岩浆 
5、地质作用:
①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变质作用) 
②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6、地质构造的类型:褶皱(背斜、向斜),断层(上升岩块-地垒、下沉岩块-地堑)
7、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外力侵蚀(在外力侵蚀作用之前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8、地垒--庐山、泰山;地堑--东非大裂谷、河平原和汾河谷地。
9、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背斜(储油)、向斜(储水)、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 
10、外力作用与常见地貌:
①流水侵蚀——沟谷、峡谷、瀑布、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的地表、溶洞(喀斯特地貌) 弯曲的河道--凹岸侵蚀,凸岸沉积(港口宜建在凹岸)
②流水沉积——山麓冲积扇、河口三角洲、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 
③风力侵蚀——风蚀沟谷、风蚀洼地、蘑菇石、风蚀柱、风蚀城堡等 
④风力沉积——沙丘、沙垄、沙漠边缘的黄土堆、黄土高原
11、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陆地环境各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貌)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陆地环境的整体性。例如我国西北地方各环境要素都体现出乾旱特徵。 
12、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有:
①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热量)---――-纬度地带性
②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水分)-----经度地带性 
③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水分和热量)----垂直地带性 
13、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①山地所处的纬度; 
②山地的海拔; 
③阳坡、阴坡; 
④迎风、背风坡。
14、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雪线是指冰雪存在的下限的海拔高度)
主要影响因素有两个:一是0℃等温线的海拔(阳坡、阴坡);二是降水量的大小(迎风、背风坡)
15、非地带性因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影响等。例如我国西北地方的绿洲。 
16、主要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
①两大地震带是:环太平洋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带。我国多地震的原因是:我国位於两大地震带中。 
②地质灾害的防御:提高建筑物抗震强度;实施护坡工程,防止滑坡和崩塌;保护植被,改善生态环境。
【拓展提升】
某河流位于我国四川盆地东部丘陵地区,为嘉陵江的支流,自汇入口向上依次出现V形谷、U形谷、瀑布地貌,其中V形谷河段河床有紫色土和泥岩(岩性较软)发育;U形谷是类似冰川创蚀作用形成的两岸陡直的谷地,该河段河床砂岩(岩性较硬)覆泥岩之上,形成“砂岩在上,泥岩在下”的岩层分布。下图为该河部分河段示意图及瀑布纵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河上游河段U形河谷的形成过程可能是(     )
A.河流下切一侧蚀作用一重力崩塌 B.侧蚀作用一重力崩塌一溯源侵蚀
C.冰川侵蚀一河流下切一河流侧蚀 D.河流下切一溯源侵蚀一重力崩塌
2.该瀑布水潭和岩腔变化最快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1.D 2.B
【解析】1.由图文材料可知,该支流汇入口处水位比嘉陵江高,此处流速较快,下切作用强;下游河段(靠近河口河段)有紫色土、泥岩发育,抗侵蚀能力差,溯源侵蚀速度快,并快速向上游推进,深切成V形河谷;上游河段泥岩与砂岩相间分布,且上层砂岩岩性较硬,抗侵蚀能力强,下层泥岩抗侵蚀能力弱,下层易先被侵蚀;上层砂岩在重力作用下崩解,形成两岸垂直的U形河谷,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该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水位高,增大瀑布相对高差,流速加快,河水动能增强,提高下切能力,且河水搬运能力强,搬运泥沙和砾石多,对河床有较强的掏蚀作用,水潭和岩腔变化速度快,B正确,ACD错误。故选B。
在陕北黄土高原,在一道黄土墚靠近冲沟的边缘地区,平坦的墚面上突然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塌陷,颇似一个“大脚印天坑”,这个大坑并非天坑,而是一个黄土落水洞。一般分布在沟谷两岸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转换较快的部位。下图示意黄土落水洞形成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黄土落水洞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为(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④①② D.②③④①
4.黄土落水洞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断裂塌陷 B.断层发育 C.流水侵蚀 D.溯源侵蚀
5.黄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