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中人教物理7 题型探究课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分析 题型专练巩固提升.doc


高中 高一 下学期 物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5页254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高中人教物理7 题型探究课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分析 题型专练巩固提升.doc
文档介绍:
1.(2019·烟台模拟)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在第Ⅰ、Ⅲ象限内有平行于y轴,电场强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匀强电场,在第Ⅳ象限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从y轴上的M(0,d)点,以大小为v0的速度沿x轴正方向射入电场,通过电场后从x轴的N点进入第Ⅳ象限内,又经过磁场垂直y轴进入第Ⅲ象限,最终粒子从x轴上的P点离开.不计粒子所受到的重力.求:
(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和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2)粒子运动到P点的速度大小;
(3)粒子从M点运动到P点所用的时间.
解析:(1)粒子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设粒子在第Ⅰ象限内运动的时间为t1,粒子在N点时速度大小为v1,方向与x轴正方向间的夹角为θ,则:
x=v0t1=d
y=at=d
qE=ma,tan θ==
v1=
联立以上各式得:θ=,v1=2v0,E=.
粒子在第Ⅳ象限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v1B=m
由几何关系得:R==d
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B=.
(2)粒子由M点到P点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qEd+qE(R+Rcos θ)=mv-mv
代入(1)中所求数据解得:vP=v0.
(3)粒子在第Ⅰ象限内运动时间:t1==
粒子在第Ⅳ象限内运动周期:T==
t2=T=
粒子在第Ⅲ象限内运动时有:R+Rcos θ=at
解得:t3=
粒子从M点运动到P点的时间:
t=t1+t2+t3=.
答案:(1)  (2)v0
(3)
2. 如图所示,在无限长的竖直边界NS和MT间充满匀强电场,同时该区域上、下部分分别充满方向垂直于NSTM平面向外和向内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B和2B,KL为上下磁场的水平分界线,在NS和MT边界上,距KL高h处分别有P、Q两点,NS和MT间距为1.8h,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粒子从P点垂直于NS边界射入该区域,在两边界之间做圆周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
(1)求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2)要使粒子不从NS边界飞出,求粒子入射速度的最小值;
(3)若粒子能经过Q点从MT边界飞出,求粒子入射速度的所有可能值.
解析:(1)设电场强度大小为E
由题意可知mg=qE
得E=,方向竖直向上.
(2)如图甲所示,设粒子不从NS边飞出的入射速度最小值为vmin,对应的粒子在上、下区域的运动半径分别为r1和r2,圆心的连线与NS的夹角为φ.
由r=,有r1=,
r2==r1
由(r1+r2)sin φ=r2,r1+r1cos φ=h
联立各式解得vmin=(9-6).
 
甲          乙
(3)如图乙所示,设粒子入射速度为v,粒子在上、下方区域的运动半径分别为r1和r2,粒子第一次通过KL时距离K点为x.
由题意有3nx=1.8h(n=1,2,3,…)
x≥,x=
得r1=,n<3.5
即n=1时,v=;n=2时,v=;n=3时,v=.
答案:(1) 方向竖直向上 (2)(9-6)
(3)  
3.如图甲所示,间距为d、垂直于纸面的两平行板P、Q间存在匀强磁场.取垂直于纸面向里为磁场的正方向,磁感应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t=0时刻,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粒子(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