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3章 第18讲 微专题7 热重分析判断物质成分.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化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4页352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3章 第18讲 微专题7 热重分析判断物质成分.docx
文档介绍:
7 热重分析判断物质成分
方法思路
1.设晶体为1 mol,其质量为m。
2.失重一般是先失水,再失非金属氧化物。
3.计算每步固体剩余的质量(m余)
×100%=固体残留率。
4.晶体中金属质量不再减少,仍在m余中。
5.失重最后一般为金属氧化物,由质量守恒得m氧,由n金属∶n氧,即可求出失重后物质的化学式。
1.在加热固体NH4Al(SO4)2·12H2O时,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a点物质为NH4Al(SO4)2,b点物质为Al2(SO4)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0~T ℃的过程变化是物理变化
B.c点物质是工业上冶炼铝的原料
C.a→b反应中生成物只有Al2(SO4)3和NH3两种
D.Al2(SO4)3能够净水,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Al3++3OH-===Al(OH)3
答案 B
解析 因为a点物质为NH4Al(SO4)2,则0~T ℃的过程变化是失去结晶水生成NH4Al(SO4)2,是化学变化,A项错误;b点物质为硫酸铝,继续加热分解则在c点生成氧化铝,所以c点物质是工业上冶炼铝的原料,B项正确;a→b发生的反应为硫酸铝铵分解生成硫酸铝、氨气和硫酸,C项错误;硫酸铝能够净水,其原理是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D项错误。
2.(2020·山东新高考5月模拟)称取45.7 mg Zn3(PO4)2·4H2O进行热重分析,化合物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为获得Zn3(PO4)2·2H2O和Zn3(PO4)2·H2O的混合产品,烘干时的温度范围为(  )
A.90~145 ℃ B.145~195 ℃
C.195~273 ℃ D.>273 ℃
答案 B
解析 由图可知当温度小于90 ℃时,产品为Zn3(PO4)2·4H2O,此时物质的量为=10-4 mol,当温度为145 ℃时质量为42.1 mg,蒸发水分物质的量为=2×10-4 mol,则产品为Zn3(PO4)2·2H2O,同理可得,当温度为195 ℃时产品为Zn3(PO4)2·H2O,当温度为273 ℃时产品为Zn3(PO4)2,为获得Zn3(PO4)2·2H2O和Zn3(PO4)2·H2O的混合产品,应控制温度在145~195 ℃,故答案为B。
3.将Ce(SO4)2·4H2O(摩尔质量为404 g·mol-1)在空气中加热,样品的固体残留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当固体残留率为70.3%时,所得固体可能为__________(填字母)。
A.Ce(SO4)2 B.Ce2(SO4)3 C.CeOSO4
答案 B
解析 404×70.3%≈284,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32,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68,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52,根据质量守恒808×70.3%≈568,应选B。
4.(2020·枣庄模拟)在空气中加热Co(OH)2,固体残留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290 ℃时完全脱水变为Co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