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8章 第41讲 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化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7页1.46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8章 第41讲 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docx
文档介绍:
第41讲 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
复****目标 1.理解电解质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2.掌握溶液中各组分之间的守恒关系与大小比较。3.学会分析不同类型图像中各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
考点一 “粒子”浓度关系判断
1.熟悉两大理论,构建思维基点
(1)电离理论
①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微弱的,电离产生的微粒都非常少,同时还要考虑水的电离,如氨水溶液中:NH3·H2O、NH、OH-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NH3·H2O)>c(OH-)>c(NH)。
②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其主要是第一步电离(第一步电离程度远大于第二步电离)。如在H2S溶液中:H2S、HS-、S2-、H+的浓度大小关系是c(H2S)>c(H+)>c(HS-)>c(S2-)。
(2)水解理论
①弱电解质离子的水解损失是微量的(双水解除外),但由于水的电离,故水解后酸性溶液中c(H+)或碱性溶液中c(OH-)总是大于水解产生的弱电解质的浓度。如NH4Cl溶液中:NH、Cl-、NH3·H2O、H+的浓度大小关系是c(Cl-)>c(NH)>c(H+)>c(NH3·H2O)。
②多元弱酸酸根离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其主要是第一步水解,如在Na2CO3溶液中:CO、HCO、H2CO3的浓度大小关系应是c(CO)>c(HCO)>c(H2CO3)。
2.把握三种守恒,明确等量关系
(1)电荷守恒规律
电解质溶液中,无论存在多少种离子,溶液都呈电中性,即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一定等于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如NaHCO3溶液中存在着Na+、H+、HCO、CO、OH-,存在如下关系:c(Na+)+c(H+)=c(HCO)+c(OH-)+2c(CO)。
(2)物料守恒规律
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某些离子能够水解,离子种类增多,但元素总是守恒的。如K2S溶液中S2-、HS-都能水解,故S元素以S2-、HS-、H2S三种形式存在,它们之间有如下守恒关系:c(K+)=2c(S2-)+2c(HS-)+2c(H2S)。
(3)质子守恒规律
如Na2S水溶液中的质子转移情况图示如下:
由图可得Na2S水溶液中质子守恒式可表示:c(H3O+)+2c(H2S)+c(HS-)=c(OH-)或c(H+)+2c(H2S)+c(HS-)=c(OH-)。质子守恒的关系式也可以由电荷守恒式与物料守恒式推导得到。
(1)弱酸、弱碱的电离和盐的水解是微弱的,但水的电离程度远远小于弱酸、弱碱的电离和盐的水解。所以在稀醋酸溶液中:c(CH3COOH)>c(H+)>c(CH3COO-)>c(OH-);在CH3COONa溶液中:c(Na+)>c(CH3COO-)>c(OH-)>c(CH3COOH)>c(H+)。
(2)电荷守恒式中不只是各离子浓度的简单相加,如2c(CO)的化学计量数2代表一个CO带2个负电荷,不可漏掉;物料守恒式中,离子浓度系数不能漏写或颠倒,如Na2S溶液中的物料守恒式中,“2”表示c(Na+)是溶液中各种硫元素存在形式的硫原子总浓度的2倍。
1.粒子种类的判断
(1)NaHCO3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任意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粒子种类都是离子:Na+、CO、HCO、OH-、H+;分子:H2CO3、H2O
2.0.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关系
(1)大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料守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荷守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质子守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Na+)>c(CO)>c(OH-)>c(HCO)>c(H+)
(2)c(Na+)=2[c(CO)+c(HCO)+c(H2CO3)]
(3)c(Na+)+c(H+)=c(HCO)+c(OH-)+2c(CO)
(4)c(OH-)=c(H+)+2c(H2CO3)+c(HCO)
解析 Na2CO3===2Na++C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