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考化学一轮复习7.1化学反应速率学案.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化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1页679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考化学一轮复习7.1化学反应速率学案.docx
文档介绍:
第1讲 化学反应速率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2.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3.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
4.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调控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考点一 化学反应速率
1知识梳理
1.含义: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____的物理量。
2.表示方法
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________或生成物浓度的________来表示。
3.数学表达式及单位
v=ΔcΔt,单位为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4.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1)内容:对于已知反应mA(g)+nB(g)===pC(g)+qD(g),其化学反应速率可用不同的反应物或生成物来表示,当单位相同时,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值之比等于方程式中各物质的__________之比,即v(A)∶v(B)∶v(C)∶v(D)=________。
(2)实例: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2C(g)。已知v(A)=0.6 mol·L-1·s-1,则v(B)=________mol·L-1·s-1,v(C)=________mol·L-1·s-1。
[思考]
化学反应中各物质浓度的计算模式——“三段式”
(1)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找出各物质的起始量、转化量、某时刻量。
(3)根据已知条件列方程式计算。
例如:反应      mA(g)+ nB(g)⇌ pC(g)
起始浓度/mol·L-1 a b c
转化浓度/mol·L-1 x nxm pxm
某时刻浓度/mol·L-1 a-x b-nxm c+pxm
[判断]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同一反应,在相同时间间隔内,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数值和意义都不一定相同(  )
(2)10 mol·L-1·s-1的反应速率一定比1 mol·L-1·s-1的反应速率大(  )
(3)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是固定的,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用量,反应速率保持不变(  )
(4)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浓度的增加(  )
(5)化学反应速率为0.8 mol·L-1·s-1是指1 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 mol·L-1(  )
(6)由v=ΔcΔt计算平均速率,用反应物表示为正值,用生成物表示为负值(  )
(7)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现象就越明显(  )
[提醒]
 (1)化学反应速率一般指平均速率而不是某一时刻的瞬时速率,且无论用反应物还是用生成物表示均取正值。
(2)不能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因为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常数。
2对点速练
练点一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1.氨分解反应2NH3(g)⇌N2(g)+3H2(g)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内进行,已知起始时氨气的物质的量为4 mol,5 s末为2.4 mol,则用氨气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为(  )
A.0.32 mol/(L·s)    B.0.16 mol/(L·s)
C.1.6 mol/(L·s) D.0.8 mol/(L·s)
2.在不同浓度(c)、温度(T)条件下,蔗糖水解的瞬时速率(v)如下表。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a=6.00
B.同时改变反应温度和蔗糖的浓度,v可能不变
C.b<318.2
D.不同温度时,蔗糖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相同
3.将6 mol CO2和8 mol H2充入一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温度保持不变)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 ΔH<0。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图中字母后的数字表示对应的坐标)。该反应在1~3 min内H2平均反应速率是________,在8~10 min内CO2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_______。
练点二 化学反应速率大小判断
4.对反应A+B⇌AB来说,常温下按以下情况进行反应:①20 mL溶液中含A、B各0.01 mol;②50 mL溶液中含A、B各0.05 mol;③0.1 mol·L-1的A、B溶液各10 mL;④0.5 mol·L-1的A、B溶液各50 mL。四者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是(  )
A.②>①>④>③ B.④>③>②>①
C.①>②>④>③ D.①>②>③>④
5.可逆反应A(g)+2B(g)⇌C(g)+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