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频考点1 化学与传统文化、STSE-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51练(解析版).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化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4页484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高频考点1 化学与传统文化、STSE-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51练(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高频考点1 化学与传统文化、STSE
题点(一)化学与传统文化
1. (2022·山东卷)古医典富载化学知识,下述之物见其氧化性者为( )
A. 金(Au):“虽被火亦未熟"
B. 石灰(CaO):“以水沃之,即热蒸而解”
C. 石硫黄(S):“能化……银、铜、铁,奇物”
D. 石钟乳():“色黄,以苦酒(醋)洗刷则白”
1.C A.金“虽被火亦未熟”是指金单质在空气中被火灼烧也不反应,反应金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与其氧化性无关,A不合题意;B.石灰(CaO):“以水沃之,即热蒸而解”是指CaO+H2O=Ca(OH)2,反应放热,产生大量的水汽,而CaO由块状变为粉末状,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其氧化性无关,B不合题意;C.石硫磺即S:“能化……银、铜、铁,奇物”是指2Ag+SAg2S、Fe+SFeS、2Cu+SCu2S,反应中S作氧化剂,与其氧化性有关,C符合题意;D.石钟乳(CaCO3):“色黄,以苦酒(醋)洗刷则白”是指CaCO3+2CH3COOH=(CH3COO)2Ca+H2O+CO2↑,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其氧化性无关,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C。
2.(2021·广东卷)今年五一假期,人文考古游持续成为热点。很多珍贵文物都记载着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具有深邃的文化寓意和极高的学术价值。下列国宝级文物主要由合金材料制成的是()
选项
A
B
C
D
文物
名称
铸客大铜鼎
河姆渡出土陶灶
兽首玛瑙杯
角形玉杯
A.A B.B C.C D.D
2.A A.铸客大铜鼎属于铜的合金,A符合题意;B.河姆渡出土陶灶属于陶器,主要成分为硅酸盐,不属于合金,B不符合题意;C.兽首玛瑙杯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不属于合金,C不符合题意;D.角形玉杯主要成分为硅酸盐,不属于合金,D不符合题意;故选A。
3.(双选)下面的“诗”情“化”意,分析正确的是(  )
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发生了物理、化学变化
B.“日照澄州江雾开”中伴有丁达尔效应
C.杜康用高粱酿酒的原理,是通过蒸馏法将高粱中的乙醇分离出来
D.“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新醅酒”即新酿的酒,在酿酒过程中,葡萄糖发生了水解反应
3.AB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中涉及化学反应: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又生成碳酸钙,A正确;雾是一种以气体作为分散剂的分散体系,即气溶胶,因此当受阳光照射时会发生丁达尔效应,B正确;高粱中不含乙醇,用高粱酿酒是高粱中的淀粉在酒曲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乙醇,然后用蒸馏法将乙醇分离出,C错误;酿酒过程中,葡萄糖发生氧化分解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D错误。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4.D 蚕丝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故A、B两项正确;蜡炬燃烧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C项正确;古代的蜡的成分为高级脂肪酸酯,不属于高分子聚合物,D项错误。
5.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